开拓创新民政民生又一春
2011/4/28
蓬安县领导慰问群众
过去一年,对蓬安县民政人来说是辛勤耕耘的一年,是获得丰收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蓬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蓬安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为职责,紧紧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受到部、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兴旺敬老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双拥工作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县”,蓬安县民政局获得“2010年度目标考评综合奖一等奖”、“2010年度实施民生工程先进单位”、“2010年度维稳、信访和群众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民政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去年,蓬安县民政局深入推进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和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 全力抓好救灾救济工作。蓬安县民政局按照“年初有预案,实施有章法,资金有保障,救助能及时”的总要求,制定《蓬安县民政局抗灾救灾工作应急预案》,提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及时为1441户受灾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121万元,使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解决,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慈善事业。先后组织“7·24”、“8·13”等6次特大洪涝灾害抢险工作,向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活动,共接受社会各界慈善捐款45万余元,有力支持受灾地区的抗灾救灾工作。 做好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共受理1928人次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请求,救助经费支出15余万元,救治病危流浪乞讨人员13人次,救助资金45万余元。同时,救治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149人(次),救助资金210万元。 竭力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全年共对3696人(次)城市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301万元,人均救助174.8元;对14284人(次)农村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救助金额908.33万元 ,人均救助214.63元;对25125 名五保户、特困户、城乡优抚对象中的困难户、城乡低保对象中的“三无”对象实施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 扎实做好农村五保工作。对全县6708名农村五保对象实行应保尽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7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150元。将分散五保纳入农村低保,将省一、二级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和城镇五保纳入城镇低保。完成金溪、龙蚕2所敬老院的新建和30余所敬老院房屋的维修加固,新增床位517张。出台《蓬安县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办法》和《蓬安县敬老院管理制度》,推动全县敬老院规范管理。去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按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去年底全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总数为12613户2002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000.55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达138.93元;全县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总数为35432户5460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137.83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达57.6元,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村民向部队领导赠送锦旗
双拥优抚工作成绩卓越
蓬安县民政局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契机,圆满完成双拥创建、优抚安置等任务。去年蓬安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县”,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任务,并启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 推动双拥再上更高层次。全年共走访慰问县武警官兵和驻训的武警南充市支队6次,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1200人次,共发双拥简报6期,双拥资料立卷23册,发展新形势下的军政、军民关系。完成了军休干部房改工作的前期筹备,使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按时完成退役安置任务。对2009年底的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的档案进行全面清理,审查确定安置对象84名,拟定一次性经济补偿安置方案,经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后,在“八一”期间将386.2万元安置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对城镇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着力实施扶优解困工程。按照该县局年初制定的扶优解困计划,共下拨资金60余万元,完成127户住土房、危房房屋改、扩建任务;下拨扶优致富帮扶资金20余万元,帮助20户 “扶优自立工程”示范户创业致富;开展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救助,救助资金达156.3万元;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有效缓解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重点抓好涉军维稳工作。对全县6700余名下岗志愿兵、参战涉核人员、复员干部等重点优抚对象,4800名襄渝民工分别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年初蓬安县签订县与乡、乡与社涉军维稳目标责任书,落实“一帮一”稳控措施,形成县、乡镇、社区齐抓涉军维稳的工作机制。
创新低保管理模式
按照低保动态管理原则,去年蓬安县创新思维,创新举措,走出一条分类施保,限时脱保的新路。 探索创新分类施保办法。在推行阳光低保、诚信低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上推行分类施保、限时脱保新举措,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机制。《国防时报-民政民生周刊》专题报道该县限时脱保的具体作法,南充市民政局发文推广其限时脱保的经验,在省市范围产生积极影响。 全面开展城镇低保复查。去年对全县城镇低保对象开展全面复查,共签订限时脱保协议4431份,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计521户、885人,停发212户未接受复查的低保金,降低17户的低保标准,提高41户的低保额度,收到低保复查、限时脱保的初步成效。 认真搞好农村低保工作。在农村低保工作中,重点解决金电淹没区、水库淹没区、三坝核电厂区、公路、铁路、场镇建设失地农民的低保,服从和服务于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有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
去年蓬安县在村(居)换届、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等工作上做出不俗成效,推动全县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发展。 完成八届村居换届选举。草拟《蓬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蓬安县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第八届村(居)“两委”班子换届工作日程,制作乡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公告、选民证、选票、委托投票证等样本,召开全县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会,全县大面积的村(居)换届在今年春节前如期完成。 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印发“2010年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完善“公开”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以宣传《村(居)务公开条例》为载体,召开现场会,印发宣传手册5000册,对“公开”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全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信函调查等形式,对全县各乡镇现行村(居)班子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与相关乡镇一道对 “难点村”作认真的分析解剖,3个“难点村”得到有效治理,为顺利开展第八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好农村社区示范创建。该县继续把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农村社区实验工作覆盖面、受益面。全年完成32个农村社区的建立和1个争创 “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全覆盖示范单位”任务。 城乡环境综治取得成效。开展以“一个主题、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轮培训、一次创建、一个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建立以民政牵头协调,乡镇具体负责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指导社区居委会围绕“六个一”活动,开展“树典型,以点带面保全面”的工作模式, 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
敬老院院长热情服务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努力提高婚姻登记质量。该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实行登记与服务严格分开,推行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和“零差错”管理,提高婚姻登记的质量。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200对,离婚登记670对,补领结离婚证件1600对,收养登记9对,出具婚姻证明1120份,登记合格达100%。 加大殡葬管理工作力度。出台《青龙山公墓清明节群众祭祀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清明祭祀的文明祭扫、安全祭扫。加强殡葬单位行风建设,通过政务公开形式,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工作作风得到根本好转。争取资金购置1辆殡仪车,添置2口冷藏棺,大大提高殡葬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启动殡仪馆迁建及“二期公墓”建设工作,完成“殡仪馆搬迁及二期公墓建设”用地初勘工作。 规范民间组织工作行为。开展社会团体“小金库”清理工作,建立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在磨子东街、政府街社区完成了社会组织备案工作。 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完成河舒、徐家两镇的地名标志,街道路牌及楼户门牌的设置、安装工作。购置专用电脑及相关测绘仪器,健全工作机构,召开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会,开展地名数据库录入工作。做好县地名故事的收集整理与编辑工作,共编辑地名故事3篇,其中2篇被省民政厅采用。
民政对外形象显著增强
着力加强民政自身建设,创新思维,奋力争先,彰显民政工作的丰硕成果。 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坚持每月一次中心学习组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 注重发挥班子整体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民政资金使用、职工切身利益等重要事项,均由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不断增强职工服务意识。把亲民、爱民、为民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民政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不断增强全局干部职工为民服务意识。 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股、站、所、院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学习、考勤、财务、接待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制定《蓬安县民政局工作规范》,成为管理有章、运转有序、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群众满意的机关。(唐道禄 梁全 记者杜雪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