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重建三春  民政人见证“北川速度”

2011/5/5

 

    三年前,隆起、坍塌,断裂……巨大地震灾难将大片废墟呈现,像母亲身上划过的一道道深深伤痕。三年后,阳光、国旗、一排排崭新的住房拔地而起,诉说着绵阳北川人压不倒的抗争精神。在茫茫建设大军里,我们不知道你是哪一个,但人们知道那默默奉献的就是你,你把青春融进了古老羌寨,你把奉献写在了巴拿恰上。北川不会忘记,绵阳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4月27日,全国各省(自治区)民政系统代表在民政部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程伟、区划地名司综合处处长胡小勇、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廖永康等带领下,在绵阳市民政局局长陈敏、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杜勇、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陪同下,来到绵阳市北川县,祭奠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参观北川新貌。“新北川三年变化真是震撼心灵”,参观者纷纷概叹。

春天永驻:
一座“伤城”重获新生


    2008年,当北川被地震撕扯得满目疮痍时,那片土地还是草木萌发季节。2011年春天,新北川县城永昌镇,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拔地而起,这里重建的大旗迎风飘扬。重建!重建!一座“伤城”走上了重获新生之路。你看,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数万建设者的身躯,比高山更高;数万建设者热情,让羌寨春天来得更早。
    北川的第三个春天悄悄来临,和煦的春风中,人们惊异地看到,在亲人离去的土地上,一个个奇迹正在诞生——崭新的房舍拔地而起,青草深处,现代化的村庄傲然矗立,在蓝天之下,书写着北川充满希望的未来。崭新的尔玛村内,沉静温和的尔玛姑娘正在穿针引线,“苦和累都不怕,只要能凭借我们的双手过上更安逸的生活”,纯朴的话语道出灾区人民心中的愿望,他们在灾后重建中表现出的热情、信心与坚定的意志,让人们看到了北川更加美好的明天。
    站在富有民族特色的羌寨建筑前,驻足仰望,眼前的北川生机勃勃。走在羌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你能感觉到一个新北川欣欣向荣的力量。看吧,每一座拔地而起的大楼,每一所再次站立起的学校,每一条更加通畅的道路,每一个项目的开工和竣工,背后离不开建设者“迎难而上、挑战极限、科学谋划、精心安排”的努力。从重建工作启动开始到第三个年头,老北川县城受灾群众安置房建设已基本完成。“这么短的时间建成这么好的房子,是我们谁都没有想到的,大家住得都很好!”一位正在新房前做着刺绣的羌族姑娘说。
    速度之美,来自高标准的质量。“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是北川民政人的承诺。重建每一个项目都严格遵循项目报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各项建设程序,做到程序不减、时间缩短、合法合规,使援建工作既快捷高效又保质保量。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抗震救灾精神在这里升华。这是镌刻在重建现场的北川抗震救灾精神,奉献加实干,是他们缔造北川奇迹的基础。这是一种在北川重建中衍生的心灵超越,地震发生后,“作为党的一名基层干部,就是要在最关键时刻,坚守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始终坚持的信念。”北川县民政局局长张洪发说。
    震后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路援建大军发扬“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5.12”特大地震中,北川民政局人员伤亡过半,财产、资料损失殆尽。局长王洪发来不及掩埋亲人和战友就奔赴救灾第一线,带领幸存人员及时启动救灾预案,展开救灾工作,积极查报灾情,组织、调运、分发救灾物资,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灾后重建有力有序,坚持对灾后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进行严格审核批报,及时有效推进农房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生活救济保障及时,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规范化运作。妥善安置“三孤”人员,保证灾区社情稳定。不断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序推进优抚安置工作,双拥工作进展顺利,社会事务管理事业发展良好。


感恩奋进:
以重建之名盟誓海川


    回望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从重建工作启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誓言都是如此庄严,所有的承诺都是这般庄重。强烈地震摧不垮北川人的精神和意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早日让一个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新北川站立起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领导下,绵阳市民政局紧紧围绕“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方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每个部门迅速行动,责任明确,协调有力;前方后方紧急动员,有效配合,全力以赴;坚持科学重建、开放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发扬中华儿女的顽强作风,各界众志成城,形成并肩携手、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2011年是灾后重建的关键年、攻坚年,绵阳市民政局在全面完成重建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坚持“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理念,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中心工作,狠抓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全市民政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959个,规划投资342798万元。以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补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以防灾减灾、灾民紧急转移、灾情核查上报、灾民救助、灾后重建和社会动员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体系;双拥优抚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图,规划的实现,将是推动古老羌寨迈向跨越式发展的崭新传奇。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规划的完成,将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上书写的又一壮丽诗篇。在废墟上,“举国之力”与“艰苦奋斗”结合,“对口支援”与“自力更生”交融,世人惊叹的“北川速度”再次在灾后重建的战役中展现。
    北川灾后重建是一所大学校,锤炼品质,砥砺意志,增长才干,丰富阅历。为了北川的幸福明天而努力奋斗的民政人,用双脚踏破北川坚实的大地,让新生命破土而出。他们誓用自己的汗水将羌城浇灌,北川将在这片纯洁的土地上再次挺立。
    这是崭新的春天,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这是希望的春天,新北川这片热土正在创造人间奇迹。(实习记者 邓霞)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