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根植拥军优属  花红拥政爱民

2011/8/11

 ——资阳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纪实

 

资阳市委书记李佳慰问官兵

    这里是陈毅元帅的故乡;这里是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成渝之心”美誉的资阳。 
    资阳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城”;多个县(市、区)被评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县”、“双拥先进县”;多个单位被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多个先进工作者被评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资阳市一直传承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演绎着一曲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欢歌,彰显着一种情同此心、难以割舍的鱼水深情,伟人故里处处盛开“双拥”奇葩。
    有一种目光 始终关注革命军地
    ——一直以来,“领导变、目标不变;机构变、制度不变;人员变、责任不变”,成为资阳市做好拥军工作的精神内核。
    2008年11月19日,资阳市召开“双拥”、“双创”总结表彰暨“四城同创”万人动员大会,全国双拥办常务副主任董华中,省双拥办主任、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到会指导,全面启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
    资阳市委、市政府、资阳军分区和驻资部队高度重视和支持双拥工作,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全市综合目标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畴,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坚持“四抓”:坚持双拥工作军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层层抓,各职能部门共同抓,形成上下协作、军地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以拥军优属为己任,落实政策百分百。”每年建军节来临前夕,资阳市军政界代表都会欢聚一堂,共商“双拥”大计。资阳市委每年召开一次议军会,研究解决双拥工作具体问题。各级党政军主要领导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加各项双拥活动,亲自出面为驻军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亲自处理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军地联系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立功奖励报捷制度、议军制度等,极大地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010年建军节前夕,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市长罗勤宏亲自带队,先后到资阳驻军单位进行亲切慰问。
    有一种理念  助推敢为人先
    ——如果以全景审视资阳,其双拥工作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路径,再到发展方式,无不以“敢为人先”打动人们。
    “让双拥作为时代精神,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社会文化,融入到军民的心中,融入到国防和经济建设之中”,它践行了“军民一家亲”和谐发展观。资阳市军地双方坚持把双拥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和全民教育总体规划,共投入宣传教育经费200多万元,建成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民兵、预备役、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多层次、全民双拥国防教育网络。资阳市委、市政府把每年“八一”前后一周,确定为国防双拥教育周,将每年9月作为国防教育月,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作为“双拥月”,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
    在国防教育方面,坚持“五个依靠”。即:坚持依靠学校阵地;坚持依靠社会力量;坚持依靠新闻媒介;坚持依靠领导带头;坚持依靠系列活动。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做到“四个突出”,即:宣传教育对象突出层次性。把双拥国防教育宣传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宣传教育内容突出针对性。充分发挥陈毅纪念馆、秦九韶博物馆等市内五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机关干部、群众和学生进行参观教育,增强全市军民热爱祖国、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宣传教育形式突出多样性。采取新闻媒体宣传、社会宣传、阵地宣传、双拥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教育影响面。宣传教育方法突出灵活性。结合形势任务开展针对性教育,结合中心工作开展穿插式教育,结合重大节日和双拥活动开展专题教育,结合到部队和国防教育基地参观开展现场教育。
    有一种力量 推动双拥不断前进
    ——地方党政加大部队投入,他们是人民子弟兵的坚强后盾。
   “着眼部队所需,奉献地方所能”,资阳市委、市政府一直奉行“拥军不讲困难”。一直以来,资阳市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和巩固国防大局出发,始终把双拥工作当作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纳入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理念,全面开展政策拥军、资金拥军、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和民企拥军等“五项拥军”活动,大力支持驻军建设,努力为驻军解除后顾之忧。
    资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政策拥军,先后制发《资阳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68个;积极开展资金拥军,市财政先后安排9000余万元解决驻资各部队实际问题,各县(市、区)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解决驻军建设问题;大力开展科技拥军,全面提高现役军人职业技能,为退役士兵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民企拥军,着力推进驻军与“两新组织”共驻共建;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把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纳入全市干部职工调动安置规划,制定落实分期分批、逐年安置政策措施。四年来,共解决随军家属调动和工作安置52人,解决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实现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军转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安置、军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随军家属就业等五大方面工作100%落实到位。
    在驻资官兵奔赴一线参加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组成抗震救灾慰问团80余个,参加慰问人数达1100余人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总价值160余万元,带去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给参加抗震救灾官兵以极大鼓舞。
    有一种情怀  演绎鱼水情深
    ——驻资部队参与地方建设,献真爱于第二故乡。
    “在资阳,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武警官兵;哪里最危险,武警官兵就冲向哪里。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资阳群众看在眼里,更记在心上。
    驻资部队牢记军队宗旨,大力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在加强部队自身建设,完成重点目标守护和战备、执勤、训练等任务同时,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为驻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在“5·12”汶川抗震救灾斗争中,驻资部队把灾情当命令,视时间为生命,先后派出解放军官兵92人,武警官兵7230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560人奔赴重灾区,共清理废墟5.5万立方米,营救遇险人员234人,清理处理遇难者遗体412具,转移伤员2292 人,疏散群众4.5万人,抢运粮食及物资248吨,抢修道路61公里,义务巡诊652人次,参加搜救失事飞机5200人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谱写出一曲曲爱民赞歌,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为第二故乡立下汗马功劳。
    在“4·14”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团队受到兰州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通报表彰,2010年8月该部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有一种模式  军民融合共发展
    ——“365天,天天拥军”,在资阳,双拥工作不只是到“八一建军节”才抓,也不是迎检才抓,而是一项工程:天天抓双拥、天天抓创建。
    “如何在双拥工作中,创新共建机制,并最终得到长效开展?”是资阳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资阳市军地双方十分重视双拥共建活动,做到双拥共建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双方协调互动,共商双拥大计,形成“纵向联动,横向联合”共建格局。双拥各领导小组建立成员例会制度,总结通报双拥工作开展情况,解决重大问题,布置下一步工作;各级党政建立了党委议军和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参加双拥活动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和双拥命名表彰制度。
    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军民共建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发展。
    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相结合。把共建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行业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不断引向深入。
    与应急抢险相结合。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突发事件较多实际,武警资阳市消防支队与团市委共同建立了“青少年自护教育基地”,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消防常识宣传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结合城市发展需要,依托城镇社区组织,在全市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紧紧围绕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活动,促进了社区全面建设。
    有一种道路  引领双拥大跨越
    ——站在新的起点,资阳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机遇、运筹帷幄,为资阳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资阳双拥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对新时期双拥工作新情况新特点还有待研究和探索,人民群众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还需进一步提高,各基层单位双拥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和不足,站在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的历史节点上,资阳市双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双拥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和实现广大军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抓创建促发展,构建和谐资阳”目标,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领域,丰富新内容,为引领资阳双拥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曹世兰)

 部队官兵送温暖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