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困难群众就是重中之重

2012/2/20

——攀枝花市2011年民政工作纪实

2011,攀枝花民生数字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保障219482人次,累计支出5217.99万元,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的132.08%。
    农村低保累计保障257529人次,累计支出2307.23万元,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的127.99%。
    城市医疗救助累计救助3311人次,支出352.88万元,城市低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144.70元,已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的103.36%。
    农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30634人次,支出808.90万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250.07元,已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的178.62%。(
以上统计时段为2011年1—9月)

    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所,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
    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数130张,完成目标任务的77%。
    新增五保集中供养人数26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9.23%。
    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65%,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65%,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
    新建“慈善爱心超市”26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以上统计时段为2011年1—10月)

    2011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把扶贫解困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从农村扶贫解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低保、关爱设施建设、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着手,制定多项方案,狠抓落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向群众递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李志路(右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基层民主处主任科员郝海波(左四)、省民政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杨武秀(右三)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社区村委会检查社区工作。

    救灾救济 及时雨下在百姓心坎上
    过去的一年,攀枝花市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
    据统计,去年该市共有28.3248万人受灾,因灾紧急转移安置647人,因灾饮水困难3.9596万人;农作物受灾19161.8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0399.4公顷,绝收面积2886.5公顷;因灾倒塌居民住房120户272间,损坏房屋1757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10.71万元。
    灾害发生后,攀枝花市民政局协调市财政紧急调拨市级救灾资金20万元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缺粮和饮水困难救助,联合积极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所、因病能得到及时医疗,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此外,在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的同时,还下大力气抓备灾防灾工作,特别是对农村敬老院、康复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汛期值班工作指导。落实汛期应急值班工作制度,不定期开展对县(区)民政局汛期应急值守检查,确保通讯畅通;进一步加强各级民政部门救灾应急预案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村组四级灾害信息员制度;认真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目前,已完成东区弄弄坪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银江镇倮果社区,西区玉泉街道办事处动力站社区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工作;各县(区)初步形成民政部门组织指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切实按照《自然灾害统计制度》和民政部、省民政厅要求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及时、准确报送受灾情况。加快防灾减灾规划项目建设;做好冬春困难群众缺粮救助工作。
    同时,各级部门广泛开展了对受灾群众、城乡低保户、散居五保户、敬老院、康复院、福利院的走访慰问,组织安排走访慰问资金10万余元,将祝福和温暖及时送到受灾困难群众的手中。

    优抚双拥  鱼水情温暖钢铁长城
    攀枝花市民政局把双拥优抚政策落在实处,通过认真执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和优抚对象补助建房等政策,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医疗难、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
    去年全市共发放医疗补助93.94万元(盐边县除外);投入经费41万元,为46户住房困难的优抚对象新建、维修了住房;确保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的按时发放;及时按标准下拨、发放“三属”、“三红”、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定期抚恤金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及“两参”人员定期补助金。去年全市共下拨抚恤补助经费1003万元,3000多名优抚对象得到保障。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经费,全年全市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经费达240万元,最高的达到1602元/年。完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制度,不断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2011年全市享受优待金的470 户(人),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545万元。认真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全市接收退役士兵273人,城镇应安置人数153人,汽车驾驶培训270人,截止10月已安置121人(其中:安置就业61人,自谋职业60人),安置工作率达到79%。加强双拥工作,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增添工作措施,抓好双拥工作资料整理建档工作,双拥工作获得了上级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节假日积极开展对驻攀部队、残疾军人、伤残民兵民工、老红军和部分烈士遗属的走访慰问。在元旦、春节和八一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向驻攀各部队和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共计140余万元,发放慰问品2375件,召开双拥和优抚对象座谈会100多次,举行文艺慰问演出20多场(次),办黑板报、新闻报道100多期。


攀枝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卫(左二)看望慰问残疾军人。

     社会福利  心贴心抚慰弱势群体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强劲,救危济困阳光普照,弱势群体得到细致抚慰。
    在加强福利企业日常监管方面,有效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加强攀枝花市福利企业信息监管登记和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工作,完成了3家福利企业的资格变更工作。
    推动福利项目实施。实施“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项目,截至去年10月底,已有8名患儿实施了疝气手术并完全治愈,5名患儿经医院检查已自行康复,其余儿童将按计划继续安排实施手术。
    落实孤儿保障金发放工作,确定了补助各县(区)的资金,其中东区6048元,西区19656元,仁和区33840元,米易县47460元,共计107004元。做好孤残儿童信息系统培训及入学报名工作。组织开展了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培训工作,完成了200多名社会散居孤儿和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残儿童信息的审核与上报。
    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积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向开展社区养老试点的东区红星街社区、仁和阳光社区、西区蓝湖社区、盐边县桐子林镇城南社区等7个社区下拨了175万元的福彩公益金。
    积极开展慈善募捐。在全市人口密集和人口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投放了100台多功能募捐箱,截至去年9月底,已完成96台多功能募捐箱摆放任务,募捐到4444.5元捐款。开展慈善·福彩助学活动,全市共资助了14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努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敬老模范创建活动。完成了第三轮创建敬老模范乡(镇、街道)和敬老模范单位的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召开了全市第三轮敬老模范乡(镇、街道)和敬老模范单位命名表彰大会。落实惠老政策,认真办理老年人维权投诉,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促进各项惠老政策有效落实;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及“银发”经济课题研究,目前已与攀枝花学院合作完成项目立项工作,向市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局申请到项目资金4万元,完成了前期调查工作报告。

    基层政权建设 在和谐中强力深化
    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攀枝花民政部门去年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积极指导西区申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为下一步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的检查验收奠定了较好基础。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双二百”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深入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已安排资金50万元,在9个社区开展建设。依托攀枝花市社区服务信息综合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覆盖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服务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完成2010年度农村社区检查验收工作,命名米易县贤家村等184个村委会为农村社区,落实建设补助经费120.8万,全市的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55.7%以上。
    加大农村社区全覆盖实验力度,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市级民生工程,结合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区发展,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标准。目前已经完成21个农村社区建设,为民生工程任务的175%。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和“两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盐边县完成4个“难点村”治理工作。去年9月,以司法部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难点村”治理调研组莅临攀枝花调研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难点村”治理工作,先后到仁和区布德社区村委会调研村务公开民主自治管理工作和到盐边县益民乡鲊石村调研“难点村”治理工作,所到之处,给予好评。
    同时,顺利完成了全市352个村委会和130个城市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惩防体系建设以及社区党风廉政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 发展突飞猛进
    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上,攀枝花民政部门特别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员救助和安置工作。截至去年8月底,共实施救助2820人(次),其中老年人235人(次),未成年人201人(次),残疾人356人(次),精神病人43人(次),痴呆傻人员9人(次)。 
    同时,积极推进市殡仪馆搬迁和市青山公墓新墓区选址工作,开展殡葬行风建设月活动。该市殡葬单位抓住清明节有利时机认真开展了以优化服务、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为目标的行风建设月活动,有效提高了殡葬系统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加强了医院周围殡葬服务经营户管理,并组织全市民政系统对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的行为进行了排查。截至8月底,全市殡仪馆火化遗体2386具;经营性公墓新修墓穴2284个;已入墓安葬1605 个。
    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对全市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开展婚姻收养登记,积极开展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截至8月底,办理结婚登记8457对,补领结婚证8345对,办理离婚登记3387对,补领离婚登记302人/次;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5790份;办理收养登记18个。完善市救助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工作。(本报记者 曹世兰)


攀枝花市政协副主席庞向东(左一)、何群(左三)实地查看社区建设。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