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还一片青山映绿水

2012/3/5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内江市市中区被省政府划定为全火化区域,农村土葬方式受到严格限制,违规土葬的行为将实行经济处罚。
    而当时内江市辖区范围的市中区、东兴区并无一处社会公益性墓地,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为图便利,在市中区壕子口街道辖区内江军分区通信连至内江铁路水塔沿河一带(属交通乡晨光村13组),开始自行在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墓穴,将逝去亲人的骨灰埋葬于此,或是为的是自己百年后也能埋葬于此,“悬棺群”雏形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投机凿墓,做起墓穴买卖牟取暴利,致使乱买乱葬之风愈演愈烈,规模逐年扩大,到2008年,该地段成长约2公里的崖壁上,已形成各类墓穴4000余个,“悬棺群”已具相当规模。
    据市内江市中区民政局局长刘俊刚介绍,这些安葬者涉及全省各地。安葬者的亲属中大多数是普通群众,但其中也不乏党员干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取缔“悬棺群”势在必行
    2010年5月,一个长21公里、面积7000余亩的甜城湖在内江市城区呈现。与河道自然形成的“九曲十一弯”交相辉映,构成了成渝线上独特的城市景观。随着沿河两岸的绿化工程开始实施,而此时有煞风景的“悬棺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去年,内江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取缔壕子口“悬棺群”的决定。
    随即,市中区组织召开“取缔壕子口‘悬棺群’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区领导以及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等1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并下设由宣传组、现场搬迁组、维稳组和环境美化组组成的办公室,至此市中区整治壕子口“悬棺群”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措施“给力”
    为取缔行动打下基础
    面对极其复杂的工作局面,领导小组的成员集思广益,展开积极讨论,最终形成了《内江市市中区取缔壕子口“悬棺群”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此次行动的时间、每个阶段的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市中区还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刊登相关的公告和通告,并及时将资料下发到镇、乡、街,社区(村)以及东兴区的相关街道和社区,做到家喻户晓。
    “搬迁墓穴,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要做到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就必须做好善后工作。”市中区民政局副局长秦琴说。
    为此,市中区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偿措施。对于自愿迁葬于市青龙山公墓,骨灰安葬于该公墓壁墓的,免收安葬费;骨灰安葬于青龙山公墓地墓的,按500元抵扣其所购墓穴费;若逝者异地安葬的,按每个墓穴32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精心组织
    取缔行动成效显著
    作为此次行动的牵头部门,市中区民政局承担着现场拆迁的主要工作。
    “区委、区政府把具体工作交到了我们手里,是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就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还一片青山给大家。”刘俊刚表示,责任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取缔期间,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并鼓励他们,要充分发挥市中区党员干部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实干精神,确保取缔“悬棺群”工作圆满完成。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们更是鼓足了干劲。刘俊刚带领局班子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阶段工作,安排部署后续工作,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还常常工作在战斗的第一线进行指挥,正是有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单位党员干部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不惧艰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搬迁至青龙山公墓新建壁墓群内1800余棺,自愿搬迁2300余棺,搬迁至青龙山公墓骨灰堂存放的无名棺130余棺。在没有动用一名警力,没有发生一起社会治安事件的前提下,市中区就圆满完成了过去30年都不曾解决的历史问题。(李乐)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