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建设在四川蓬勃发展
李登菊在毛大付的陪同下亲切看望残联干部职工
毛大付与残疾老人亲切交谈
毛大付理事长在高县县委书记、县长李康陪同下调研当地“量服”工作
残联理事长与得到轮椅捐赠的残疾人亲切交谈
前言: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对此,四川省残联提出要求,要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为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十二五”贫困残疾人家庭障碍改造实施方案》和《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精神,确保作为省政府民生工程之一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四川省残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分批实施”的工作思路,为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逐步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障碍,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条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11,又好又快大突破
2012年2月8日,在四川省残联系统工作会议上,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省残疾人工作,他指出,2011年,全省残疾人工作总体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新法规新政策,影响深远
2011年,全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多个方面得到了健全和完善,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简称新“残保法”)已于2011年11月9日经省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新“残保法”从残疾人的生存权、教育权、就业权等方面,到具体的福彩体彩专项用于残疾人的比例、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公共停车场残疾人车位的设置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比如,在新“残保法”中有这样一条:“地方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留本级使用的资金按照5%以上的比例用于残疾人体育事业;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留本级使用的资金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
2011年12月28日,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大纲。纲要规定“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最低不低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3倍安排”,原来全省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每年每生只有700元,按照纲要规定的“最低3倍”,提高到每年每生2100元。全省在校特教生4万多名,仅此一项,省财政每年将增加投入5600万元以上。这项经费,在2011年召开的全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上,省财政厅领导特别讲到“省财政已作了安排”,要求各地要落实好这项政策。
各地结合“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优惠政策,为改善残疾人民生提供了更多的制度性保障。比如成都市建立完善了特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制度;攀枝花、德阳、内江、乐山、宜宾、资阳等地对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等进行扩面提标;绵阳市建立了地震伤残人员后续康复支持办法;巴中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城乡全面推进残疾人无障碍建设的实施意见》;广元市青川县出台《贫困残疾人救助制度》;峨眉山市建立了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制度;巴中市巴州区将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等。
“量服”覆盖149.12万残疾人
一年来,从制定总体方案,搭建网络平台、开展大规模培训,到入户调查,制定个性化方案、落实方案,省残联共组织4万多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走进残疾人家庭,采集149.12万残疾人的准确信息,制定“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方案107.67万个,为103.64万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290.71万次。服务落实覆盖率位居前八位的是宜宾、成都、遂宁、绵阳、泸州、眉山、南充、内江。
通过“量服”工作,首次对照人头基本掌握了全省需要帮助的149万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基本潜能和基本需求,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让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并通过对各类需求的分析排位,对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作出准确判断,使决策更具科学性;首次比较全面、准确掌握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各项保障和服务的情况,据此确定保障和服务内容,确保了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地,使残疾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首次通过“量服”平台实时在线动态掌握每个市(州)、县(区)、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落实残疾人保障和服务的情况,据此对各地工作作出评估、考核,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听汇报、看报表的工作方式,让监督检查更准确、更客观。
文化建设,大放异彩
2011年,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每4年举办一届全省残疾人文化艺术节,这在全国是首创。在绵阳成功举办的以“感恩奋进,绽放生命”为主题的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专程前来出席开幕式,省长蒋巨峰宣布艺术节开幕,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莅临指挥。艺术节分为群众性的残疾人文化艺术周、集中展示展演展评展销和“挑战命运”特殊艺术电视大赛三个阶段,包括绵阳芭蕾女孩李月、自贡无臂口书书画家胡林等省内外知名残疾人文艺工作者在内的2万多名残疾人及其亲友充分参与并享受了这场文化盛宴;评出了16个金奖、32个银奖、64个铜奖;涌现出了一大批残疾人优秀文艺人才和作品。四川省残联开创性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我省残疾人文化的又一大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完全符合后来中央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召开的九届九次全会关于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召开后的一周内,省残联专题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我省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作出了实施“十个一”工程的具体安排,绘就了我省残疾人文化发展的新蓝图。
省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省将承办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去年10月19日,曲木史哈副省长代表四川省接过了全国残运会会旗。这将是四川建省以来承办的第一个全国大型综合体育赛事。
经费筹集,突破17.7亿元
2011年,中、省和各地财政通过残联投入全省残疾人事业的经费达到了创纪录的9.32亿元,较上年增长61.8%。其中:中央资金1.092亿元,增幅85.26%;省级资金7828万元,增幅41.73%;1000万以上的项目有残疾人康复项目(5890万元)、香港赛马会八一康复中心设施完善项目(2400万元)、世界宣明会汶川地震灾区康复救助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1300万元),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1260万元)、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补贴项目(1000万元)等,中央和省级资金安排的100万以上的项目达到了30个。地方财政投入资金7.45亿元,增幅25.27%,其中各地财政通过残联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占当地财政支出比例位居前八名的是达州、巴中、广元、阿坝、眉山、绵阳、广安、遂宁。
2011年,各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普遍增收15%以上,全省总量达到了7.6亿元。其中,残保金在当地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位居前八名的是:广元,巴中、达州、绵阳、内江、广安、南充、德阳,最高的广元达到了1.89%;征收总额位居前八名的是成都、绵阳、达州、南充、凉山、乐山、德阳、广元,最高的成都达到了33969万元;征收增幅位列前八名的是泸州、乐山、绵阳、雅安、宜宾、攀枝花、眉山、遂宁,最高的泸州达到了72.53%。
2012,一个中心 三大保障
2012年,全省残疾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全国残联第二十六次残联工作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三大保障”(“一个中心”是指“以深入推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残疾人谋幸福为中心”,“三大保障”是指“组织保障、资金保障、设施保障”),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11年是“量服”的起步年,2012年则是“量服”的提升年。全省“量服”工作要坚持“又好又快”,突出“好”字当先。进一步完善入户调研资料,建立丰富、完善的服务对象个人档案,在此基础上制定并落实好新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使其从中切实受益。省残联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地“量服”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同时将开展全省“两个体系”暨“量服”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编辑全省“量服”典型实例汇编等,以此促进“量服”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2012年,各地“量服”的最低要求是,各级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受益残疾人务必要进网入库;高一层次的是,对所有持证残疾人都要开展个性化服务。
大力推进残疾人十大民生项目实施
2012年,省残联又有6项残疾人民生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较去年新增了2项。全省残联要全力确保这6项民生项目圆满完成。一是实施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筹资1亿元,为5000名贫困脑瘫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二是实施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筹资3420万元,帮助300名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和康复训练。三是实施残疾人就业项目,筹资2000万元,扶持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万名。四是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项目,筹资6000万元,帮助6万名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五是实施“阳光家园”计划,筹集3860万元,为3.6万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六是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筹资2000万元,为1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此外,省残联还决定在全省实施以下4项民生项目:一是实施残疾人“幸福创业”工程,筹集3000万元,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育100个四川省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企业或个人。二是继续实施“5.12”汶川地震致残人员后续康复工程。三是继续实施好“温暖万家行”项目,筹资3000万元,为10万名残疾人提供生产生活帮助。四是继续实施好精神病患者关爱行动,筹资1300万元,帮助10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
顺势推动残疾人文化大发展
2102年,省残联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十个一”工程,在全省残疾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用“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残疾人,并将其纳入“量服”工作的重要内容。从2012年起,省残联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残疾人特殊文艺人才或特殊文艺作品创作。并采取省、市联办,省残联主管的方式,整合全省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特别感染人,特别鼓舞人,特别有影响力的残疾人艺术团。目前,已经成功聘请享誉国内外的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担任团长兼艺术总监。2012年,省残联将组织在全省公益巡演50场,走进全省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校,走进百姓大众生活,让残疾人“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通过特殊艺术走进社会各界群众生活,使其成为展示我省残疾人特殊艺术的重要窗口、传播人道主义的重要舞台、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载体、教育激励百姓大众的重要阵地。并在全省特别是广大志愿者和学校中开展手语培训,举办首届电视手语大赛,促进手语的推广传播,形成我省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又一个品牌。
狠抓无障碍建设,高度民生工程
为了贯彻中国残联维权会议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将其列入2012年省委省政府的民生工程,也成为残疾人的温暖工程、福利工程。为扎实推进这项工程,省残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按照“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分批实施”的工作思路,为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逐步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障碍,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条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做的工作。”省残联理事长毛大付表示,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也就是家居无障碍建设,比如没有座便器的安装上座便器,厨房、卧室等都进行改造等。”
各市(州)残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生活环境,拓展残疾人生活空间,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好的做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工作亮点。
成都市残联坚持“以点带面、统筹推进、节俭实用、解决急需”的原则,使居家无障碍改造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规模开展,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中心城区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内江市残联为提高改造质量,实行集中连片改造、县(区)残联“四统一”主要举措,即统一组织需求调查、统一制定改造方案、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检查验收,确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质量。
资阳市残联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了“规划先行,整合资源、项目打捆、综合实施”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住建局的相关设计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在方便、实效、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量身规划、贴心设计。为弥补项目资金不足,资阳市残联积极争取住建、民政、能源等部门支持,整合部门项目资源,集中打造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工作,既提高了改造效率,降低了改造成本,又方便了工程监督、检查,而且成片改造,形成了规模。
广安市残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残联协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办的分级实施原则,通过“早安排,严管理”的实施举措,尽早研究部署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工作,建立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民生工程项目推进情况月报制、定期督查通报制以及严格合理的奖励机制,严格执行民生工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举措,全面快速推进残疾人无障碍改造。
广元市残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党委政府的支持,由市、县(区)“挂包帮”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全市“挂包帮”活动的重点帮扶对象,并正式出台了《关于将贫困残疾人帮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的通知》文件。帮扶内容突出的三个重点之一——实施项目帮扶,明确要求要根据残疾人及家庭情况,在危房改造、改灶、改厕、改水、无障碍改造、环境改造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解决残疾群众当前困难。(本报记者 赵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