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莲花 绽放万千祥瑞
2013/3/18
源中华文化底蕴 承汉唐盛世雄风
彭山莲花 绽放万千祥瑞
莲花公墓园景
川西大地,人文荟萃,彭山县素以“忠孝之邦”、“长寿之乡”著称,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令人瞩目!
这个具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县,境内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江口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然太极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国长寿城牌坊,国内绝无仅有的唐代齐山双佛,国家保存完整、规模最大、考古价值最高的摇钱树,宋代石龙等文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5000多座汉崖墓群,以及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场和茶叶产地等风景名胜……今天,更有一道新风景——莲花公墓。
背倚牧马山、脚踏莲花坝、面望汉崖墓群而横空出世,莲花公墓将一派气承中华文化、势接汉唐雄风的气派,展现得淋漓尽致!
“势成天鹅展翼,山乘金陵古脉”。相邻彭山县的牧马山,坐落在滔滔的岷江上游与秀丽的府南河之间。放眼望去,但见峰峦起伏,草长莺飞;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山间,狐兔成群;林内,雉鸡掠面。远古时代,当地的先民环山居住,大多为猎户,或张弓搭箭,射猎飞禽;或设井布网,捕捉走兽。西汉时代,蜀相诸葛亮在莲花坝广为屯田,开辟延绵浅丘做马场。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放牧多少战马,满山的青草不但没有吃尽,反而更加郁郁葱葱,从此牧马山名动西川,声震华夏!自魏晋到明清,历时20余朝代、1800余春秋,牧马山东端叫金陵埂,民间有诗云:“何处寻福祉,策马向南去,端走六十里,金陵埂上觅。”
相传,当年刘备兵败彝陵,驾崩白帝,诸葛亮受命护送灵柩回成都。一行人途经牧马山时,暮然原野上秋风阵阵,天空中双龙盘旋,林木间紫气蒸腾,山脚下清泉奔涌,池塘内荷花怒放……身临良辰美景,诸葛亮同随行的兵丁,不由得齐声高颂:“二龙盘旋青山绿,满地荷花映日红!”当即,诸葛亮下令,遂将刘备遗体安葬于此。既然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去世后都把墓地选择在牧马山一带,形成江口镇汉崖墓群,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实属国内罕见!据彭山志载:“治北四十里有皇坟,并传莲花坝有皇庄。墓依山势,封土呈覆斗形,传此为刘备坟。民国时期,有自称刘备后裔刘冬冬在此结庐守坟,言留有刘氏家谱……”
往事悠悠,岁月留痕。今日,彭山县莲花公墓修建于金陵埂,承接中华文化底蕴,将汉唐雄风再现当代。这个公墓是经四川省民政厅、成都市民政局批准建设的永久性社会公共墓地,东临黄龙溪古镇,西倚牧马山,占地三百亩,骑金铃埂而建。遵循古制,依山就势,呈中轴线纵深,两翼对称舒张,像一只展翅蓄势的天鹅,与当地“天鹅抱蛋”的传说比翼丞合,羽翼首尾,形成“头枕灵山,俯瞰四野,双翼乘风,矫首昂视”的绝妙堪舆格局。本着打造人文、环境“天人合一”的理念,服务公共民政,支持国家殡葬事业,墓园在建设中因地制宜,结合毗邻的黄龙溪古镇、江口汉崖墓、彭山皇坟等一系列古典建筑风格,大胆借用古典元素,精心构筑,融古于今,集陵园、公园、庄园于一体;同时莲花山公墓在文化中还小心求证,将乡村野史、古典传说与忠孝文化结合,对公墓内外员工及客户进行讲解,极大地丰富和普及了殡葬文化知识。
大气、天成!日前,莲花公墓是目前我国西南较大的一座公墓,在节地、环保、生态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莲花公墓成为我省的行业标杆,荣获“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该公墓占地300亩,可容纳10万个墓位,20年内可满足各方各界人士安奉先辈用地之需,墓内设有莲花园、福寿园等八个园区,并设有骨灰存放室等多种服务设施;公墓大门面向刘备之墓,世称皇墓,刘备墓呈覆斗形,垂直高21米,冢径110米。该公墓集殡葬怀故、休闲、文化传播于一身,园区内风景秀丽,设施齐全,管理井然,服务周到,莲花人正是以此为基础,积极地实现着一个目标:向故人奉献一方憩息的圣土,为今人拓展一片休闲怀故的乐园,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 陈锡烈)
《莲花陵赋》
蓉城故都,河舞双彩;鸡鸣三省,荷香百里。佛光普照,山隐双龙之云气;晨钟暮鼓,岭飘古刹之清音。青峰飞扬,势如天鹅之展翅;五垒横陈,形同仙禽之异卵。嘻嘻!果然福祥阆苑,合是陆海蓬瀛!
乘“”关爱生命,尊重自然,昌盛中华,报恩民族“之理念,率陵园同仁,撷殡改精英,安天下亡魂。神道慢慢兮曲曲;殿宇入云兮兮广宣孝行;瑶楼煌煌,莲池清清;恩恩百家福泽,情献万瓣芳馨。浩浩然,弘扬华夏文化传统;郁郁乎,引领西川祭祖风情。
中华古国,创东方文明;炎黄子孙,弘扬民族精神。任沧海桑田,唯骨肉难分。血浓于水,共承先祖之志;义重于山,尽表赤子之枕。壮哉!朝天献爵,情满乾坤!
传统文化背景深厚的莲花公墓
川西彭山,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从商代寿星彭祖到汉代留侯张良的后裔张纲,以及蜀汉昭烈帝刘备、晋代大孝子李密、宋中奉大夫虞公著、清代西川提督岳升龙等均安葬于此。 因此遗留下不少名胜古迹,成为今日莲花公墓的一种文化背景。
江口汉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口汉墓群位于彭祖山下的江口古镇,是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纪年墓。该墓群大多凿于岷江边的石崖上,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古代雕刻艺术文物宝库,还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宝贵实物资料。
依托江口崖墓兴建的彭山汉崖博物馆,掩映在翠竹绿树中。这个以崖葬为主的遗址,忠实地展示了汉代凿山为室的仿生人住宅形态,其平面布局、雕刻艺术及排水系统为现代人观察汉代生活风俗、神灵信仰、雕刻艺术等,提供出直观的视觉形象,不乏为古代地下建筑、雕刻艺术的宝库。
据前人认定:选择阴宅宅址时,大多由慧观能力者所定,一般是地灵之气较为集中处。这种地方一般都是地脉中的气穴气脉,彭山一带古墓甚多,自古被认为是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
皇坟刘备墓 传说刘备墓遗址就位于彭山金陵埂一端。金陵埂形似一条长龙,皇坟即是这条长龙的龙头。“龙头”两侧,两个直径五米左右的泉眼,无论天气如何干旱,依然清水流淌,当地人又称为“龙眼”。
皇坟四周,九座小土丘,紧紧环抱皇坟,形状就像是一朵刚刚开放的莲花,这九座小山丘被当地人称为莲花的九片花瓣,而皇坟则称为“莲心”,因此取名“莲花村”。莲花村前数百米,有一大池塘,当地人称为“莲花塘”,相传塘中有一朵红色神莲花,每年六月,神莲花会从水底冒出,盛开之时直径可达6米,时隐时现,来去无影,有福之人方能见到。
皇坟之上,即使在炎炎夏季也没有蚊虫,当地孩童喜欢在这里戏耍,困了便躺在草丛中睡觉,完全不用担心蚊虫毒蛇之类;此处草木繁茂,但如果在附近打井,仅仅数米,便呼吸困难,有村民还说,会听到水底下叮咚作响,显得尤为神秘。
莲花坝野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这里便叫做莲花坝。清嘉庆《彭山县陵墓》中,不定期记录有:“治北四十里有皇坟并传莲花坝有皇庄。”
莲花坝最负盛名的百亩大塘至今犹存。清风吹送荷叶荡起的一层层绿波,仿佛向人们讲述神奇的故事:据说60年前,有牧鸭人路经此塘,夜宿塘边,圈鸭于塘内。午夜,突然鸭群爆棚,冲破鸭寮、惊飞四散。牧鸭人惊奇,但见大堂上空,万道祥光,瑞气千条,如同白昼。光耀中突现九朵金莲,光彩夺目,隐约见观音菩萨端坐莲台,宝相庄严。继而渐渐隐去。牧鸭人立即长跪于此,遥对夜空,叩头不止。从此,当地人便尊奉大塘为“风水塘”。莲花坝很快闻名遐迩。在此前后不久,与莲花坝紧邻的黄龙溪也盛传黄龙现身。于是,“莲花显形,黄龙幻影”一时被称为人间双艳。
从据说的六月红莲显形到盛传的九朵金莲溢彩,莲花坝莲花村无不与“莲花”结下了种种关系,显得风情种种,神秘万千。(记者 陈锡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