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绽放破茧成蝶的美丽

2013/5/26

——仪陇县城镇建设纪实

 


县城全景



滨江大道

 

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2010年度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这是粘贴在仪陇县城新形象上的一个又一个闪亮标签。走进今天的仪陇县,犹如走进一座天然园林,一条条宽敞通畅的街道,不断拓宽着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现代气息,一片片绿地鸟语花香,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烟波浩渺的江面,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

2005年,仪陇县城实现了由金城镇到新政镇的整体搬迁,自此,这里一直上演着仪陇华丽变身的奇迹。近几年来,仪陇县紧紧围绕“建设21世纪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效建设、高标准管理,走出了一条推动县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这只破茧成蝶的“蛾子”在这风景无限的嘉陵江畔正在绽放动人的美丽! 

 

大手笔绘就高品味

城市定位的科学、准确是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为确保搬迁后的新县城定位的高起点,仪陇县坚持把县城定位与省委、省政府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的大政方针相结合,将县城发展纳入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大视野中来谋划,重金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著名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力求规划高起点、大手笔,能充分体现仪陇的地域、经济、历史、人文等特色。通过反复调研、讨论、评审,确立了新县城的宏观定位:政治文化中心、工贸旅游重镇、现代山水园林城市。

仪陇新城镇建设将眼光瞄向了“现代化城市风貌、生态化城市环境、个性化城市形象”的高标准。为此仪陇县进行了系统的前瞻性规划。他们按照“高起点定位、前瞻性规划、分阶段实施”的思路聘请了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建设厅、西南交大等单位和专家对城市规划发展建言献策、指点把关,先后编制完成了城市总规、控规和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规划,以及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色彩、城市商业网点等11项专项规划,构建了城市总规、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以及专项规划相配套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同时,严格规划管理,坚持规划一张图管到底,不允许随意进行规划修改,保证了以高起点的规划进行高水平的城市建设。按照新的规划,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

 

新思维打造和谐城

和谐,是一切建设发展的内涵。仪陇县党政领导班子深谙其道。他们创新思维,推行五位一体,按照“显山、露水、增绿、添景、见秀”的思路,倾力将仪陇建设成为一座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现代城市。

打造“人水”和谐新城,仪陇极具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嘉陵江和城区内原有的塘堰、河渠等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在嘉陵江右岸建成了长约6.5公里的“亲水型绿色文化走廊”水利工程,不仅仅使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更是构成了一个集防洪、休闲、观赏、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走廊;利用原有水系,先后建成了金鱼塘公园、河滩湿地公园和林家沟景观明渠,一大批亲水型城市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为广大市民营造出了“水在身边,景在眼前”的“人水和谐”新画卷。

致力打造“人山”和谐城市,仪陇县有新招。他们充分利用“城东片区山绕城、城西片区城环山”等区位特点,把城市规划区内的山体规划为绿地保护区,进行全面保护和绿化,杜绝人为开山采石,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在建设中尽最大限度不予开挖,保护山脊线。同时,大力实施周边山体增绿工程,先后利用小东山、金鱼山、青龙山、离堆等自然山体,规划了8个城市公园,目前已建成2个自然型、生态型城市公园。

城市绿化是打造园林城市的重要基础。仪陇县下足功夫努力打造“人绿”和谐城市。他们大力实施单位拆墙透绿、节点退建植绿、道路隔离增绿、建筑立体添绿、河滩湿地培绿工程,全面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截止目前,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6%、绿地率达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8m2,以全省历史最高分荣膺“四川省园林县城”。

“人道”和谐,才能发挥市政建设为民的最大优势,为此仪陇县结合城市整体布局,优化道路网络构架,形成了“三纵四横”的城区道路网络。同时,加大了对3条出城通道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投资1000余万元,对新南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德昌景观大道;投资近2亿元,建设了巴南高速仪陇连接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无障碍通行,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在城市建设中,实现“人居”和谐才是王道。仪陇县为此努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推进房地产开发,合理调控房价,形成了以“帝景花园”、“水岸新城”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楼盘;同时结合中央、省、市要求,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做好安置还房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失地无业农民综合援助9条措施,坚持把安置小区建在方便生活、有利就业的繁华地段,根据群众要求科学设置户型和面积,配套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实现了城市和谐拆迁、和谐建设。

 

多元化编制彩色梦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的理念也在变化。仪陇坚持把凸显历史人文特色、自然山水特色、现代风貌特色作为推进建设的核心理念,努力建设“彩色”仪陇。

集中展现红色文化的“红色”县城。仪陇县为弘扬“两德”精神,投资近5000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47亩的红色经典广场和近3万多平米的行政中心广场。在红色经典广场建设中,仪陇按照“挖掘红色历史、凸显革命精神、聚集城市人气”设计理念,以共和国开国元勋、三军总司令朱德同志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及革命时代牺牲的3000多名仪陇优秀儿女等为设计背景,在色调上采用象征革命的红色为主色调;同时在滨江大道建成了近7公里长以变形“德”字作装饰的文化石栏杆;在行政中心广场建设了红色文化浮雕艺术墙;即将启动建设的张思德纪念馆,将会进一步展现仪陇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通过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充分挖掘出了仪陇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彰显时尚迸发活力的“橙色”县城。坚持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娱乐、休闲设施,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先后完成了“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依托全国兔业大县这一优势资源,投资近千万元,形成了具有仪陇特色的“兔”文化特色餐饮一条街;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按照“紧跟时代步伐,还原城市记忆,融入现代元素”的思路,完成了0.2平方公里老城区古城旧城规划,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时代感和节奏感;不断开辟市民户外活动场所,先后建成了17个城市大、小广场;投资1200万元,在滨江大道东侧开发了近万平方米的仿古川北民居建设风貌群;规划建设了1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和2家三星级酒店;引进了上档次的各类商场、餐饮企业和高品位的娱乐场所,城市活力不断提升。2011年,县城商品零售总额、餐饮服务业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

生态文明人城和谐的“绿色”县城。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力度,加大对损坏市政设施、城市绿化等不良行为的劝导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防控,做好污染源普查与治理,境内空气、水等资源质量监测,把好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前置关口,全力开展大气质量、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和污染源整治工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大力开展“三基本一养成”等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努力革除市民陋习,积极引导群众民主制订社区公约,深入推进社区卫生评比和“文明卫生家庭”创建工作,形成了生态文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

依江发展经济繁荣的“蓝色”县城。做好嘉陵江这篇文章,以十里江上景观打造为主轴,启动建设嘉陵江二桥等地标性景观建筑,继续沿嘉陵江两岸推进融城市防洪、高层楼盘开发、城市综合体建设、河西工业园区建设、文化展示和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滨江大道景观长廊建设,不断充实嘉陵江沿江旅游要素,城市投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引进国家项目资金建成了总装机容量达10.8万千瓦的嘉陵江新政航电站,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美丽”总是需要代价。仪陇县就是凭借着破釜沉舟的努力才创造了如今破茧成蝶的奇迹。迁建近8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要素加快聚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方经济加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一座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山绕城、水绕城、林拥城、城园一体”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正在嘉陵江畔散发着自己独特的气息。现在的仪陇,正振翅高飞,它渴求更完美的蜕变,我们期待,下一个转身,遇见最美的仪陇。(本报记者 何朝雄 郭超 /图)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