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母亲和一千个“兵儿子”
2013/8/19
“龙婆婆”与“兵儿子”
这是一个发生在犍为县塘坝山深处的故事,历经40多个岁月感动着那里的山山水水。
她——一位名叫李光鲜的老太婆,尽管生活在遥远的小山村,却拥有一千个“兵儿子”,其中不仅有士官和列兵,也有将军、校官。因为,老人的丈夫姓龙,成都军区某部官兵都亲切地称她为“龙婆婆”。
山野林间,
拥军脚步从未停
今年,“龙婆婆”已年过九旬,家住乐山市犍为县塘坝乡红光村,故事还得从40多年前说起。
1969年春天,一支部队在附近塘坝山深处选址,开辟野战训练基地。一天,李光鲜上山割草,看见全副武装的官兵在丛林间摸爬滚打,操枪弄炮。“这些年轻军人,太辛苦!”眼前的景象,让李光鲜心里一热,赶紧跑回家将茶水烧好,急急忙忙地背着爬上山,再一碗碗地端给官兵喝。从这一天起,李光鲜被部队官兵亲切地喊为“龙婆婆”。
从此,烈日当空的盛夏,官兵能喝上清凉的茶水;寒气逼人的严冬,官兵能喝上热辣的姜汤。基地化训练非常艰苦,为了让炊事员和帮厨的官兵在训练之余好好休息,“龙婆婆”经常到炊事班帮忙,淘米煮饭,烧火炒菜。
“部队的煤用完了,你去帮忙拉一车!”“部队的米、面吃完了,你去帮忙运一趟!”上个世纪80年代初,部队缺车,开手扶式拖拉机的二儿子龙世敏不知被妈妈叫了多少次。“母亲的话就是命令,就是有赚钱的活路也必须放下,先为部队尽义务,再干自己赚钱的活。”如今,已是驾校汽车教练的龙世敏,还非常理解母亲的爱兵情结。
“部队的官兵,都是她的孩子。部队的事,就是自己家里的事。”小儿子龙世尚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看出妈妈的一片爱心。1996年8月中旬的一天,越野训练中,战士庄春泽不小心被皂角刺破了脚。“龙婆婆”想到一个偏方,立马上山拣回松树叶,用水煮开,用盆子凉到温热,再把小庄受伤的脚放进去浸泡。消洗完毕,“龙婆婆”低下头,双手抱起小庄的脚轻轻一挤,刺都被挤了出来。尔后,老人小心翼翼,一口一口地吸着脚上的瘀血。小庄眼里含着泪花,深情喊道:“妈妈!”
“龙婆婆”还经常带着女儿,将官兵们换下的衣裤和鞋子用背篼背到山坡下,蹲在小溪旁一件一件地清洗。
你来我往,
越走越深鱼水情
2001年7月的一天,时任连长的付宗文带领全连战士,在塘坝山进行新科目试训论证。当时,已有5个多月身孕的妻子彭惠蓉上山探亲,付宗文忙着训练,把妻子孤独地留在了营房内。本来希望来和丈夫说说话的彭惠蓉很不高兴,一个人闷坐那里。当“龙婆婆”听说此事,主动来与她聊天,小彭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你休息一下,我回家去一趟就回来。”那天,“龙婆婆”掩上门,钻进了雨中。过了一个半小时,小彭又见到全身湿透的“龙婆婆”,左手拎一只鸡,右手提着一篮鸡蛋走进部队驻地。“闺女,婆婆晚上给你炖土鸡汤,打荷包蛋吃,吃这些东西对胎儿好。”看到“龙婆婆”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小彭的眼睛湿润了。
“龙婆婆”把官兵视为亲人,官兵把她当作母亲。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该部队首长的王西欣定下了一条规矩:逢年过节,团职以上干部必须去看望“老母亲”,送慰问品、慰问金。其后的历任部队首长,始终坚守这一规矩。
2006年6月,“龙婆婆”不慎摔伤了左臂。这时她心里想:老伴的病已经跟部队添了不少的麻烦,我不能再跟部队添麻烦了。于是,“龙婆婆”自己上山找了一些草药来敷。两天过去,手臂越来越肿,“龙婆婆”不敢到训练场去了,怕被守山的战士发现,又给部队添麻烦。 3天没有见到“龙婆婆”,守山的战士也不放心:是不是“龙婆婆”生了病?来到“龙婆婆”家一看,才知道是摔伤了手臂。两名战士见状,二话没说,扶着“龙婆婆”就往山下走,将她送到了卫生队。军医车会勤连忙帮“龙婆婆”重新接骨、上药,两个小战士看着“龙婆婆”的伤情,心痛地说:“你摔了就要跟我们说嘛,我们又不是外人,都是你的孩子呀。你这样乱医,拖成了大问题怎么办嘛!”
冬去春来,
认了一千“兵儿子”
“龙婆婆”珍藏着一个红木箱子,箱子里装满了信、照片和贺卡,都是退伍或调到外单位的“兵儿子”,从天南海北寄过来的。
1990年冬天,三连战士胡启民刚上山参加骨干集训,一封“母被打速归”的电报也跟着飞上了山。小胡向部队提出回家处理家事,部队没批准。小胡一时想不通,一个人偷偷到山沟里喝闷酒。“龙婆婆”上山打猪草发现后,把小胡请到家里,轻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还给他做最喜欢吃的鸡蛋削面。小胡心里的疙瘩慢慢地解开,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训练。随后,小胡还当上了班长,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战士小吴,人称“小帅哥”,与训练基地附近的姑娘小李在一次共建活动中,互生爱慕之情。这件事儿传出后,班长王治富做小吴的工作,可小吴觉得姑娘家那头也该降点温才行,于是找到了“龙婆婆”。
“是好事啊!”最初,“龙婆婆”非常高兴,随后得知战士在驻地谈恋爱是违反部队规定,“龙婆婆”又“横”下一条心:再亲的“鸳鸯”也得拆开!便回头找姑娘做思想工作,终于平息了一场“爱情风波”。
40多个春秋,“龙婆婆”先后认了一千多个“兵儿子”。她与“兵儿子”心贴心,“兵儿子”个个争气。如今在“兵儿子”中间,有的脱下了军装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佼佼者;也有的走上了军、师、团级领导岗位。今天,“龙婆婆”已进入高龄,尽管不能再像从前经常上山,替部队做好事、实事,但对军队和“兵儿子”们的思念一刻都没有停息……(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