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救助站:一心一意搞救助 全力以赴谋发展
2013/11/18
泸州市民政局局长刘洪在泸州市救助站看望救助人员
为流浪老人梳头
与流浪儿童过六一节
上街劝导
泸州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从龙马潭区齐家路口往里走二三十米,坐落着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院子里阳光普照,地面上洒落着树叶的倒影看起来星光斑斓。这里是那么的平静与安详。院子的门口挂着两块牌子,分别是“泸州市救助管理站”、“泸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院门口的路已经被22414人走过,这条路是他们回家的路,这个院子是他们温暖的港湾。
以爱为本——一心一意搞救助
十年之变
始终坚持人性化服务
泸州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60年,最初为泸州市收容所,几经易名,2013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泸州市救助管理站,是泸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在站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站职工始终恪守“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省民政厅、财政厅《四川省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开展救助工作。不断强化真心服务、真正为民的观念,切实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重点在工作上有创新。
为了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使救助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泸州市救助站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救助程序规范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救助人员进站要进行安全检查,入站时随身携带的物品均有专人保管,离站时全部归还。在工作中对需要接送的受助人员,在查出流出地详细地址后,按规定及时进行接送,使他们尽快返回温暖的家庭,并且积极协调其他救助站的查询和接送工作;救助程序及时。确定了定点医疗机构,对有疾病的的人员均执行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有病的救助人员均做到了及时送治,不耽误病情;后勤保障有力。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受助人员生活费标准,建立了专门的财务柜台,实行每月公布,杜绝了克扣受助人员生活费的发生。受助人员使用的床上用品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添置,每周清洗一次被褥,每个受助房间都配备了一次性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厨房以及餐厅均购买了消毒柜,做到了受助人员的餐具及时消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性化服务”的范畴也在不断变化。从严格管教变为热情服务。把原来的收容遣送工作人员带行政指令性,呵斥口吻的语言剃掉。改用规范化的文明用语。泸州市救助站努力将“人性化服务”诠释得更好。
寒风送暖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元旦将至,泸州市救助站实行“24小时开放式,365天不断人的工作救助制。”变上门救助为主动救助,同时开展“寒风送温暖”专项行动,加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泸州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开通24小时救助热线;增加棉被、棉衣裤、食品等御冬物资储备。加大街头主动救助力度,每天增派救助车辆加强对市区主干道、商业区、车站等人流量多的地方,以及桥洞、涵洞等流浪人员易于栖身的特殊区域的巡视,劝说、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
全力救助
辛酸苦辣自己知
当记者走进救助站为流浪人员准备的房间,一位70多岁的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床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位老人不能说话,“他其实很想回家,经常自己掉眼泪,但因为不能准确表达,所以只能继续留在救助站。”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救助的流浪人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全年救助对象有2500多人次,2011年有2700多人次,2012年达到了3004人次,首次突破3000。”
谈及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原因,工作人员说;“很多流浪人员其实有家庭,但因为患有精神病或痴呆症,家人就产生了厌倦情绪,不想照顾他们。”
很多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在街头流浪乞讨,慢慢地忘记了家在哪里。
另外,一些盲目到城里找工作的人,久了找不到工作,所带的钱花光了,不得不就地乞讨;也有的外乡人,突遇抢劫、诈骗或其他突发事件,所带盘缠用尽,只好向路人求助。
工作人员说:“为帮他们抵御饥饿和寒冷,必须随时上街寻找这些流浪者,给他们一定的帮扶。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这些流浪者。干这行以来,我们从未完整地休过一个节假日,没有耍过年假,晚上值班一般也不敢安睡。在救助站工作必须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
2008年5月的一天,救助站工作人员郭建红和两名同事一起从精神病院将一名小伙子接出来,准备送去重庆交接。“接他出来的时候他是吃了药的,按理中途应该不会发生问题。可因为当天是大雾天气,高速公路封路,耽搁了一段时间。高速公路通车后,车辆很多,或许是受了刺激,快到重庆时,这名小伙子突然发病,打烂了后车窗玻璃,要跳下车。他只要跳下车轻则受伤,重则被车撞死。当时我们一个急刹车把车停在路边,三个人死死的拉住他。小伙子本身有175cm体重有140斤左右,而且精神病人发起病来力气特别大。”郭建红情急之下拦住了一辆货车,请司机帮忙,5个人一起才牵制住了小伙子。
可是待他们回到站里,才发现,手上脸上到处都是被抓烂的伤痕,而且还一身口水印子。救助站站长蒋卫芬告诉记者;“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每个人都挨过打,‘打不还口,骂不还手’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以人为本——全力以赴谋发展
艰难起步
硬件设施不断加强
王登元,一位有着35年工龄的老救助工作者。30多年里,他亲身经历了救助站变迁,也见证了无数的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站的帮助下,回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故乡。“从业三十几年来,救助站从环境,条件到工作方式,变化太大了,尤其是最近这十年。”站在市救助站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王登元感慨说。“那时候叫收容遣送站,最开始是设在三道拐,后来搬到凤凰山,1991年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当时由于政策原因,收容遣送站实行的是强制性管理,当时的条件和现在是不能相比的。房间里是两排大通铺,住着几十号人,现在条件好多了。”
泸州市救助管理站位于龙马潭区齐家路口,总占地面积3960平方米。现建有2499平方米的救助大楼,1671平方米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并配套了餐厅、洗澡间、电视室、图书室等相应的救助服务设施。初步形成了能同时容纳接收200余名受助人员、200张床位的救助管理条件和有近500平方米的的办公大楼,绿化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园林式救助管理工作模式。院内四面绿树环抱,花木葱茏。救助站现有正式职工11名,下设有办公室,救助管理科、儿保科。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流落街头的肢残、智残(痴、呆、傻)、未成年人等人员和外出务工不着、被盗、被抢、被骗而生活无着的特殊困难群众的临时性救助管理工作。同时,由于泸州市救助管理站与云南、贵州、重庆相邻,所以也肩负着部分云南、贵州、重庆地区的救助人员的跨省救助管理工作。
关注孩子
努力营造家的温馨
不能说话,无法沟通,不久前,泸州市救助站接收到这样一名十岁左右的男孩。正当救助站工作人员努力为男孩寻找家人之际,9月11日,这名孩子突发疾病。市救助站救助科科长王登元告诉记者,当天上午,护理人员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太好,不愿参加活动,便安排他在房间里休息,并安排护理人员在旁护理。下午3点过,孩子突然出现状况,滑到在地上,脸、嘴唇发紫、口吐白沫,值班人员立即为其实施临时救治,待他恢复意识后送到了就近的医院。
通过CT检查、B超检查,医生诊断男孩患有癫痫病。因无特殊治疗办法,工作人员只好将其带回站内观察。晚饭后,孩子再次发病,工作人员再次将孩子送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进行紧急治疗后,男孩逐渐好转,“我们派了四名护理人员,轮流照顾他。”救助站工作人员张定臣告诉记者,派出所刚把孩子送来时,一身很脏也很瘦,问他叫什么?家住哪里?他一个字都不会说。“经我们观察,怀疑他是被遗弃或走失儿童。”
像这样的受助者在泸州市救助站里,已是屡见不鲜。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会不见了?种种的疑问我们不了了之。但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无邪的他们已经被抛弃了一次,我们不能再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泸州市救助站为了改善流浪未成年人在站期间的生活质量,2009年,经泸州市发改委批准立项“泸州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在救助站开工建设。该项目属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85万元,建筑面积1672平方米,床位80张。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除此之外,针对未成年人反复流浪这一现象,泸州市救助站并不是一送了之,而是认真了解其家庭情况,做好评估工作,对确实生活困难的,积极想办法解决。对一小部分从小流落社会,性格敏感多疑,在救助过程中想逃离救助站,尤其是有犯罪情节的未成年人。救助站除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帮助其返回主流社会,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回归家庭。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泸州市救助站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让全体员工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先后获得了“四川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四川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泸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10联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放眼未来
救助之路充满希望
记者去采访的当天救助站内只有王登元和郭建红两名工作人员。其余的9名工作人员都出去办事了。郭建红是头一天8:30接的班,一直要等到第二天的下午16:00才能下班。“没有办法,我们的人手太少啦,站里要保证24小时都有人,大家都是这样上班的。”郭建红轻松的说。
尽管如此,站长蒋卫芬却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十分的满意。“在未成年人救助这方面,我们的扩展工作开展的并不好。现在,我们只能做到核实其身份后送走,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再核实身份后,还应该对个人需求及家庭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家庭达不到监护条件,我们应该对其实行临时监护。”蒋卫芬说;“因为站里的人手太少,尤其是专业人员缺乏,让大家有心无力。尤其是现在,我们实行24小时开放救助,365天不断人,这需要更多的人手,目前救助站在全省市级站中人员是最少的。我们想招些编外人员,但因为工作辛苦待遇不高,只是临时聘用的话,不好招人。”
泸州市救助站用赤诚、用心血、用智慧、用爱心向弱势群体播撒了深厚的爱,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在伟大中国梦的感召下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着自己的强院梦。为净化城市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