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荣军院:英雄背后的“英雄”
2016/4/25
黄丽蓉为病人检查身体
钟初云照顾伤残军人吃饭
冯锐正在给病人详细讲解病情
张小蓉询问病人症状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又称新繁荣军院)始建于1951年,系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各个战争时期及国防建设中负伤致残的一至四级残疾军人住院、康复、休养服务,同时对全省重点优抚对象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并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现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国家二级综合医院。现有伤残军人170人,工作人员53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6人,休养床位265张,医疗开放床位288张,是全国规模最大、伤残军人在院集中休养人数最多最集中的优抚医院。
4月,新繁荣军院里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许多负伤的英雄老兵或被推着、或自己手摇着小三轮走出了房间,在荣军院的小公园里晒着太阳。而这些英雄背后,有着另外一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英雄”守护着他们。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荣军院的工作人员。
黄丽蓉:三“心”女神
“狠心”
黄丽蓉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在泸州医学院读书时,曾因母亲生病,休学一年回家照顾母亲,因此比别的同学晚一年毕业。而后又因为父亲生病,申请从雅安调回成都,便于照顾父亲。调回成都时,结缘了新繁荣军院。
后来,为了更好的照顾伤残军人,黄丽蓉几乎每天都住在荣军院里,很少回家。在一次值班时,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而科室只有她一个医生在,在经过无数次心理斗争后,黄丽蓉毅然决定留在医院,未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
“当时真没办法,那么多病人不可能不管,所以对于我的家庭而言,我还是一个挺狠心的人。”谈起这段回忆,黄丽蓉很无奈。
细心
在一次给一名瘫痪军人翻身时,黄丽蓉的腰不幸被扭伤,休息不到1天,忍着痛又回到岗位。后来黄丽蓉调到门诊,每天都有100多人的门诊量,病人都信任她的医疗技术,对她的医品更是赞赏有加。一次,她看到一个来荣军院看病的老人手里拿着药单焦急的站在门诊大厅,在得知老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却因为钱不够无法取到药,马上为老人垫上了所差的钱。
“我无儿无女,也没什么生存压力,希望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而那些伤残军人都是我的家人,我就想竭尽全力照顾好他们。”黄丽蓉感慨道。
用心
多年来,黄丽蓉总结出了一套“关怀式”的看病技巧,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病人的痊愈速度,也给伤残军人的心理痊愈祭奠了基础。同时她不仅是一个人成长,还带出很多优秀的青年医生,包括如今荣军院的刘院长、大邑休养院的张院长都曾受过她的熏陶。
“我老了,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伤残军人。人多力量大,我是恨不得将我所有的经验都扔到他们的脑里。现在荣军院的条件这么好,应该好好努力”黄丽蓉对她的学生们都赋予了厚望。
钟初云:军人情结
“我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钟初云在讲述与伤残军人故事时,以这句话开场。1987年入伍,2000年转业到荣军院,从一名普通的护理人员到现在的休养区主任,他陪伴伤残军人已有16个春秋。
手、脚、眼、心
“每天早上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伤残军人排便、擦身、洗脸、口腔护理等,我们就是他们的手、脚、眼。刚开始的时候,护理人员特别少,一早上得护理好几个军人,一忙就是一上午。特别敬佩也心疼伤残军人,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好过一点点。”钟初云说。
钟初云所护理的休养区都是自理能力极差以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军人,甚至还有3个完全瘫痪的植物人。在他们的生活起居上必须是面面俱到,主动服务。所以在钟初云的办公桌上满满贴着每个军人的具体情况、每天的工作内容等。他还要根据每个军人一个月的变化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工作计划,除了生理上的帮助,对伤残军人心理上的开导也非常重要,也是他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开会也时常告诉护理人员,要虚心听取伤残军人的怨气,不能朝伤残军人发火,有什么火朝我发。”谈到伤残军人的心理状态时,钟初云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用心陪伴
“5·12”汶川特大地震时,钟初云所在的休养区共有37名伤残军人,且大多是病情复杂、意识力不强的人,钟初云还没来得及确认家人的安全便投入到工作中,他带领工作人员将37名伤残军人安全转移。而转移后的生活护理却变得异常麻烦事,为了保障伤残军人的安全,钟初云带领各个护理人员每天楼上楼下要跑20多次。
“当时在帐篷里住了半个多月,我就一直陪着他们。别看他们是打过战的老兵,有时候也像个孩子,闹着要回家,说是地震都过了还在原地待命,是胆小鬼。我就每天要哄着他们,告诉他们有余震。”回忆起地震那段时间,钟初云苦笑不得。
虽然已经工作16年之久,但钟初云对伤残军人以及家属依旧保持着良好心态,而心中的那份军人情结也将他和那些伤残军人栓得越来越紧。
冯锐:父辈传承
1977年,高考恢复,冯锐作为第一批考生顺利考进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荣军院,在摸索中成长,不断引进新技术(包括近年来血液透视技术、新型胃镜等),扩大业务范围,带领整个院不断成长。
担起大任 不断前进
“我是在荣军院长大的,对这里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里伤残军人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我想以自己的能力回报他们,服务于他们。另一方面,我父母都是荣军院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我想把他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传承下去。”冯锐说出自己近30年的信念。
毕业回到荣军院时,由于医院设备不完善,很多时候,伤残军人都需送到外面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对于身体本来就不太方便的军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身体的负担。冯锐便向院长提出要扩大业务范围,不断引进新的技术项目,才能保障更好的为伤残军人服务。于是除了每天100多号病人外,冯锐还要负担起新技术的开拓,经常会到北京友好医院、协和医院等技术一流的医院调研学习,回到荣军院还要负担起带领大批新人的任务。最忙的时候,冯锐每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医院的设备设施好一些,能省去很多麻烦,他们已经够苦了,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他们稍微过得好些。他们每次见到我都还能认得我,给我一个笑,我感到特别自豪。以前的日子确实挺辛苦,不过幸福感很强,很感谢荣军院能给我出去学习的机会。”谈到这一段经历,冯锐感到很自豪。
两股力量的结合
也是在荣军院,冯锐遇到了自己的幸福,有着共同价值观,都对军人有着特殊感情的两人喜结连理,他们共同成长,两股强大的力量有力地拧在一起。
“他很懂我对荣军院、对伤残军人的情感,并且愿意陪着我一起努力为这份事业付出,期间给了我许多有用的建议,他也是从毕业就来到荣军院,从未离开过。”冯锐对这份感情评价很高。
现如今,冯锐已经是荣军院消化内科主任,成都市消化委员会委员,与爱人都是医疗骨干。带着父亲对荣军院的情感,冯锐不断向前,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医生。
张小蓉:
我只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凭借对军人的崇拜以及入职前“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的办院宗旨培训,张小蓉从一个青涩的医科大学毕业生成了如今荣军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
艰苦的开始
2000年6月,大学刚毕业的张小蓉只身一人来到荣军院。“当时我们科室只有3个医生,每周轮流值班,根本没有休息日。宿舍就在院背后的小庙,潮湿、虫子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晚上不敢起床上厕所,厕所离宿舍特别远,我胆子小,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多喝水。”张小蓉笑着讲起了这段经历,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张小蓉的男朋友当时在成都西藏中学教书,待遇以及工作环境都比她好很多,多次劝说她回成都上班,也有多家医院开出非常好的条件邀请,可都被张小蓉拒绝了。
“虽然当时这里的条件非常差,生活单调无趣,但一想到我一走,科室就只剩下2个医生,还有那些在艰苦条件下不幸伤残的军人,就不忍心走了,觉得走了会特别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张小蓉说话时的眼神,仿佛还能看到当时决定留在荣军院的坚毅。
积极乐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蓉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了工作,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成都与新繁镇之间。2014年5月,在回家途中,张小蓉不幸遇上劫匪,右手的三根手指都被砍断,仅休息了一周后,她又回到岗位继续为伤残军人、周边群众服务。
“我其实是一个蛮乐观的人,这段经历给我造成的阴影大概也就1周左右就消失了,相反我家人开始每天担心我的安危,稍微晚一点回家,便不停打电话确认我的安全。”谈起这段经历,张小蓉显得非常平静。
平凡而伟大
现今张小蓉的儿子13岁了,只要儿子放假,张小蓉都会带儿子到荣军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伤残军人对我儿子的影响很大,他和周老、涂老都特别亲,我也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培养我儿子爱国、不怕苦的精神,同样也希望他能理解我为何扎根在这里的原因。没有什么伟大的想法,就是想认认真真的做好本职工作,如果这些工作能为那些‘可爱的人’提供一小点的帮助,那将是我额外的收获。”
在新繁荣军院里,像这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170名伤残军人的健康生活才有了更大的保障,荣军院的发展有了更强的动力。 (汤颂 本报记者 杨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