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 打造村规民约“升级版”
2016/10/17
国庆前夕,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泸州市纳溪区201个村、社区的老村规民约全部“下岗”,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村规民约正式“上岗”。然而,这次村规民约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新老更替”和“换装”,而是换下了陈旧滞后阻碍发展的老旧约定,换上了与时俱进推动发展的崭新篇章。
“小李,把这间屋子收拾一下,做成雅间,摆一张圆桌子,到时方便客人就餐。”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纳溪丰乐镇桂花广场旁的农乐家老板“范眼镜”正抓紧时间作好各项准备,一边亲自采购鸡、鸭、鱼等游客喜爱的乡土食材,一边让服务员们打扫好卫生,整理好餐桌、椅凳、茶具等用品,为游客们营造舒适的用餐环境,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
近年来,纳溪区的丰乐、护国、打古等镇,积极抓住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政策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桂花、柚子、手功苕粉等特色产业,年总产值近亿元,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婉约词派代表、女词人李清照对桂花情有独钟,从形、色、香角度描绘了桂花令人赏心悦目。每年中秋和国庆节期间,纳溪区丰乐镇桂花广场的游客骆驿不绝,许多宜宾、重庆的游客慕名而来,闻香赏月,拍照留念。火爆的人气带动了桂花广场周边农家乐火爆的生意,据“范眼镜”老板介绍,中秋和国庆期间的腊肉、土鸡和豆花供不应求,桂花茶和桂花酒特别受游客喜爱,每天的营业额达到数万元,花产业为农民带来了致富的花经济,大家都视桂花树为“摇钱树”,种植的积极性很高。
然而,位于“范眼镜”农家乐旁边的桂花广场,以前还是一片荒坡和田地,是什么让这块曾经的“瘠地”变成了今天农民的“宝地”呢,靠的就是立在村里那块小小的村规民约。原来,瞅准了桂花产业的丰乐镇党政一班人,曾带领村两委负责人前往成都郫县、彭州等地取“桂花经”。但是,当步入发展桂花产业正题时,许多村两委负责人都持观望态度,不愿做也不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就在这时,年轻气盛、思维活跃、敢闯敢干的丰乐镇马村两委负责人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他们率先想到了村规民约,先后召开小组长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将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内容滞后、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村规民约予以删除,将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收益分配等新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
在发展桂花产业时,由于涉及到土地流转,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民唐昭富当初也是不愿意拿出“命根子”换产业,当村规民约将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的事项写明白后,给唐昭富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每年流转土地的收益就有几千元,而且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流转一份土地,得到两份收益。“村规民约制订的好啊,就像村务公开栏一样,给了群众一张‘明白纸’,一面‘明白墙’,让我们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怎么做的同时,也透明了部分村务,方便对村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唐昭富说。
“受经济条件、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在农村发展种养殖等特色产业一开始是有难度和阻力的,但是村规民约一般浅显易懂,是全体村民认同认可的‘公约’,只要善用和会用村规民约,许多农村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等都可以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曾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纳溪区民政局局长蒋宇对完善村规民约十分重视,在谈及村规民约的作用时感触很深。
据悉,“升级版”的村规民约不仅促进了纳溪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还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万千家庭更加和谐,好家风得到传承和延续……
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宽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的美丽乡村在纳溪不断涌现。 (韩本红 赵叶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