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坚持“四化”并举 托起兜底保障

2016/12/12

——记利州区民政局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利州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系列政策,紧密围绕“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同奔康”的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目前,利州区农村低保兜底对象4217人、特困人员1493人,救助困境未成年人474人,实现了全区社会保障兜底对象全覆盖、无疏漏、零差错,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程序化认定

  精准锁定兜底对象

  社会保障兜底,精准识别、锁定对象是前提。利州区民政局规范识别程序,严把识别关口,精准识别对象,确保应保尽保。

  严把入户调查关。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低保经办人员、扶贫工作人员,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劳动力、收入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据实填写《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兜底对象入户调查表》,准确掌握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

  严把民主评议关。成立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低保审核监督民主评议小组,每个评议小组组成人员不得少于20人,其中群众代表不得少于参评人数的二分之一。主要协助乡镇(街道)对兜底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入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评议,并对评议结果及时公示。

  严把审核审批关。各乡镇(街道)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对申请人提交的所有材料以及入户调查情况、公示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区民政、扶贫移民部门审批。经区民政局、区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联合审批后,再对拟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对象的户主姓名、保障人口、保障金额、困难原因等内容进行公示,充分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兜底保障对象精准。

  多元化筹资

  切实保障兜底资金

  社会保障兜底,资金保障是关键。利州区民政局千方百计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兜底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财政资金保障一点。建立财政兜底机制,整合区财政新增收入的5%和涉农打捆资金增额的10%用于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今年以来,区财政共投入社会保障兜底资金410万元。

  积极向上争取一点。努力争取上级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增强兜底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共争取各项社会救助资金2210余万元。

  部门资金整合一点。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充分整合卫生、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资金,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共整合资金160万元。

  社会资金筹措一点。每年提取福彩公益金的20%和慈善救助资金的20%,用于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共筹措资金140万元。同时,以“圆梦助学”“康复助医”“爱心助残”“夕阳扶老”等活动为载体,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开展农村特困户帮扶救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低保政策兜底。

  差异化保障

  充分发挥兜底作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保障群体,利州区制定实施差异化兜底保障政策,真正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加强低保兜底。从今年7月起,针对前期识别出来的低保兜底一批贫困对象,分为重点保障对象和一般保障对象两类,将重点保障对象按照每人每年4440元(每月370元)标准全额发放,一般保障对象按照2016年农村低保兜底执行标准3100元的差额发放。全年发放兜底保障资金128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加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兜底。建立了区、乡两级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站),全面构建起家庭、学校和政府“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开展基本生活、学习教育、医疗救助、心理疏导等6个方面的救助帮扶。

  加强五保供养兜底。以保障农村五保对象为目标,将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将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加强临时救助兜底。主动摸清“救急难”对象,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扶贫对象,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急难救助,今年以来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549人次,救助资金108万元。

  加强医疗救助兜底。将建卡贫困户中的因病致贫返贫重病患者,全面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并提高了医疗救助比例和封顶线,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付负担。今年以来,累计实施医疗救助3518人次,投入救助资金1296万元。

  规范化管理

  不断完善兜底机制

  社会兜底保障,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是根本。利州区民政局制定出台了相关保障制度,确保社会兜底保障有序开展。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兜底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由各乡镇(街道)和民政、扶贫移民、监察等部门组成联合核查小组,形成联动机制,明确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低保对象户籍、财产、收入、从业等方面的动态核查,把符合低保条件,但尚未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的贫困户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家庭收入或人员类别发生变化的家庭及时调整保障金额,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今年以来共清退低保对象24户53人,新进低保对象51户147人。

  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将低保兜底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定期不定期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督查12次,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曾江)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