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爱的使者 用爱传递教育

2016/12/19

——记中江县青市乡中心学校教师马甜

  马甜,女,1985年出生,中江县青市乡中心学校教师,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2009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学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爱心捐赠 亦师亦友亦母

  学生说:“马老师很像妈妈,很爱我们,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

  2015年9月,马甜初到青市乡中心学校工作,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并接任三年级二班主任工作。接手班主任工作后的第一天,她就主动向前任班主任了解本班学生基本情况,并多次向科任教师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通过了解得知,这个班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情况比较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她母性的本能,想要照顾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马甜发现班上几个孩子每天都穿着凉拖鞋来上课,误以为是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就教育他们:学校是神圣的地方,衣着要整洁,出行要严谨,不能太随意。一开始,几个孩子都闷着头,谁也不答话。于是马甜又转换教育方式,严厉的告诉几个孩子:这是坏习惯,必须改正!这些孩子低着头小声地带着哭腔说:“我们只有这一双鞋。”这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马甜的心,她给孩子说了声:对不起,老师误会你们了。

  那时她就想:快到冬天了,这样单薄的衣着该多冷啊!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马甜想到了爱心捐赠,便立马联系了自己身边的朋友,向他们描述了班上孩子的情况,发动朋友献爱心。其中,绵竹市天河小学的师生们举行了全体师生献温暖活动,那里的孩子们为异地的弟弟妹妹分享了自己的衣服、书包等。她将这些满载爱心的物品按照大小一一整理归类,多次往返奔波两地,亲手将爱心物品一件件送到青市孩子的手中,让这些孩子们有穿的,有用的……

  慢慢地,爱心融化了师生之间的隔膜。马甜发现这几个孩子脸蛋红润了起来,挂上了笑意。日常行为有了很大改观,上课也开始认真听讲了,有问题就到办公室找老师指导,班上开展活动课,他们也变得非常积极。其中一个孩子的伯父找到马甜,语气激动甚至有些颤抖地说:“马老师,谢谢你!我侄子这几天回到家就知道自己完成作业了,不像以前只知道玩。我这个人不善表达,但他现在的努力劲头我知道,他懂事了,这都是你的功劳!”

  马甜笑了,笑意中闪着泪花,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一天天转变着,一天天进步着,这让马甜的爱心行动有了更大的动力。

  很快她将爱心也传递到其他班级有困难的孩子身上,温暖了孩子们的身体,也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现在,许多孩子穿的衣服都是马甜带来的。他们喜欢身上的衣服,更喜欢这位有激情、有爱心,像妈妈又像朋友的老师……在潜移默化中,马甜言传身教,让学生知道了感恩,懂得了战胜困难的最佳方式——互帮互助。

  坚守岗位 用爱传递教育

  学生说:“马老师上课妙语连珠,幽默轻松,精彩有趣,让人难忘!”

  是的,马甜明白,帮助孩子们取得好的成绩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才是自己“为师”的初衷,她用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编制适合学生各阶段学情的练习,并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感染着孩子们。她的积极向上,她的平易近人,无一不给学生、家长、周围的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每天看着笑容满面热情洋溢的马老师,感受着阳光般的爱心。

  马甜家住距学校60公里之外的绵竹,爱人因为工作的缘故长期在外出差,留给她的是孩子和四位老人。年仅五岁的儿子正需要妈妈的陪伴,家里的老人常年疾病缠身,需要马甜的照料。但爱岗敬业的她,在工作期间从未落下一节课,始终坚守在她的班主任岗位上。为人女、为人母、为人师的她以坚强的毅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日复一日的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

  马甜用她的激情与奉献精神、创新与合作理念朝着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着,更用她的关爱与细心为学生们找到了清澈的甘霖,带着孩子们欣赏生活中的点滴之美,挖掘人生的智慧之光。  (陈家波 本报记者 李全)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