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心”教育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2017/3/6
■ 中江县广福五粮春希望小学 田涛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却常常听到不少的教师抱怨:某同学性格内向、任性、孤僻、不善交际。某同学懒惰、散漫、缺乏责任感、做事敷衍应付。某同学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学习不求上进。某同学虚荣心极强。某同学不思节俭,奢侈浪费,行为习惯较差,缺乏修养。我想凡是有这种看法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缺乏了解,没有与学生沟通,还没有把握新的教育规律,仍然是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成人的标准在衡量学生,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就注定了他们是失败者。那怎样才能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呢?
首先,教师要用爱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当今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外出务工的确活跃了经济,改善了农村的经济面貌,但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自己外出务工,子女寄放在亲友家里,由亲友照顾,忽视了学生的家庭教育,让学生心理产生失衡,产生不良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要抱怨他们,要以爱补爱,以师爱补父母之爱的不足,使他们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发展。教师施爱的方式很多,但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如在学生生日、生病、节假日、学习取得成功或失败都可以。往往一句问候、几句温馨的祝福、一杯开水、一张贺卡、几句鼓励的话都有能让冷漠的心得到温暖,燃起学习希望的火焰,鼓起学习理想的风帆。
其次,教师要用童心,帮助学生找回自尊心、自信心。思想、学习有问题的学生,他们由于成绩、品行等方面的缺点,有意无意间会受到老师、同学、社会甚至亲人的歧视,他们情感特别脆弱,极易受到伤害。面对这样的学生,教育者应找准教育的切入点,与学生沟通,唤醒他们的自尊。
一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分析他们的作法,了解他们的心理,查找原因,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中去思考自己的做法,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是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多开展课外活动,多创设情境,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充分发挥其特长,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找到努力的动力。
三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好进步的参照——引导学生跟自己比。古人云:“人恒过,然后能改”。事物是在矛盾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人是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中成长。因此,教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在克服缺点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点与自己过去的缺点比,这样学生总能在自己稚嫩的表现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而这种比较不只是出现在他们做得好的时候,在他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教师也要引导他们找到优点,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学生自己发细的微进步,教师不经意间的表扬便可小心地维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只要学生在不断地比较,便可不断地发现优点,不停地进步,便可找回失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