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浅析
2017/10/12
■ 中江县青市乡中心学校 张云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主要是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被频繁的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讨论,而实际上却收效甚微,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讨论,结果却不令人满意。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我结合别人的说法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首先我们老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格特点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差学生,中差学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其次,人员的数量要适当。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4—6人小组合作较为合理。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二、分配合理的小组分工
在合作中,对于小组的成员,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担任的角色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定,如组织者、报告者、补充者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在组中的位置,不让某个学生无所事事。当然这些角色可以互换,以增进他们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组织得好,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分享和协作。只有小组活动组织有序才能实现合作学习的目的。小组合作时,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
三、明确到位的小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及时客观的小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是一味叫好,廉价表扬,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并且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的变革是必然的,小组合作教学的尝试,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前行,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