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让大爱阳光照亮流浪精神障碍患者

2017/11/23

——成都市精神病院工作纪实

      成都市精神病院是成都市民政局直属福利事业单位,市卫计委注册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省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自创建之日起,始终坚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把民政精神病医院的发展放到国家公益性福利事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来统筹安排,坚持把收养、救治成都市主城区(五城区和高新区)“三无”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成都市主城区街头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治、审查护送工作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

      理念 “仁爱、博学、求精、创新”

      成都市精神病院创建于1954年,最初的名字叫“成都市救济分会诊疗所第三疗养组”。1957年,改名为“成都市救济分会诊疗所精神病疗养组”;1965年,为“成都市精神病人收容所”;1976年正式用名“成都市精神病院”,1993年增挂“成都市德康医院”。

      成都市精神病院是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直属的正县级福利事业单位,成都市卫生局注册国办非营利性医院。2005年被四川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三级福利医院;2015年通过省民政厅组织的贯彻实施《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督导评价,评为优秀;2016年评为国家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

      不仅如此,成都市精神病院还是成都市退伍军人残疾鉴定指定单位,四川省民政康复医学会培训基地,成都医学院教学医院,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基地。1999年8月,成都市按摩医院与成都市精神病院合并,成都市按摩医院由成都市精神病院代管。

      医院目前占地42.5亩,建筑面积3.2万m2,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800张,在岗职工309人。

      成都市精神医院师资雄厚,目前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 12 人(医疗6人,护理6人),中级职称43人;全国社工协会精神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省、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精神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名,四川省、成都市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质量控制专家3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博研究答辩委员1名。

      医院的设施配置一流,目前有柯达DR、百胜彩超、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彩色脑电/脑地形图仪、睡眠脑电图、心理测验系统、康复设备、中心供氧(吸引)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呼叫系统等设施设备,还建有远程医疗教学中心。

      正是凭借着雄厚的医师资源和一流的医疗设施,成都市精神病院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精湛的技术服务,并以此获得病人及家属的广泛赞誉。医院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在精神医学、老年病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医院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医院自创建之日起,始终坚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严格遵循“仁爱、博学、求精、创新”的办院理念,把民政精神病医院的发展放到国家公益性福利事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来统筹安排,不断创新民政工作思路,坚持把收养、救治成都市主城区(五城区和高新区)“三无”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成都市主城区街头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治、审查护送工作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为民政安置对象和弱势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认真落实告知义务,患者入院、特殊诊疗、特殊检查等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仅2016年一年,医院累计就收治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449人次,出院418人;接收外单位民政“三无”精神病患者安置21名,现有民政“三无”对象197人,已全部建档。全年完成门诊诊治5228人次,收治病人1115人次,出院1042人次。2017年,截止10月31日,入院人数333人,康复出院者328人。

      医院长期坚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面向社会开展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老年疾病、内科疾病门诊与住院诊治服务,承担了部分重性精神疾病社防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援助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为加强社区防治工作,医院经常性地深入社区、福利院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身体检查、病情咨询等服务,着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

      医院还与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苏坡桥社区、簇桥社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与业务技术指导协议,完成了3项双向转诊;持续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管理,及时将患者信息上报国网进行管理。

      为做好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宣教,2016年,医院对苏坡桥社区医生进行了2次培训共计80多人次;对口支援巴中市南江县民康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经验交流,做好常规技术和医院管理指导工作。该院目前发展迅速,为当地精神卫生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2017年9月,市精神病院申请承办了成都市卫计委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和安全管理》培训;10月26日,由院长倪红刚、书记胡友强带领的市精神病院10名临床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分别深入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开展了以“关爱老年人 欢庆十九大”为主题的“敬老月”义诊活动,活动中共接待老人义诊80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40余份,此次义诊得到了老人们的纷纷点赞。

      多年来,成都市精神病院一直坚持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在改革中谋取进步。目前,成都市精神病院正在根据《中共成都市民政局机关委员会关于开展“大爱民政”主题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成民机委〔2017〕17号文件要求,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爱无疆?流浪精神患者的港湾”为主题着力打造党建服务品牌特色,将以“大爱无疆”的精神,保证每位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努力将成都市精神病院打造成“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温暖的港湾”,让大爱的阳光照亮在每个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让党的关怀温暖每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努力实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为成都市民政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者 胸怀仁心,心系患者

      成都市精神病院是一所民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承担着成都市“流浪乞讨”及“三无”民政精神障碍患者、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治疗、审查以及低保对象、弱势群体患者的收治任务。

      精神病院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病患者,因此,医务人员除了身体会时常会受到伤害之外,所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远远大于非精神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他们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强调尽责、尽心、尽意、尽性、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得要以一颗特别的耐心去鼓励、去唤醒患者内心深处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康复,生活还有未来,人生还有希望,要让患者真心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被社会所关爱。

      对于这一点,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成都精神病医院,有着太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让人记忆,也让人感动,更值得被人们讲述。因为,正是这些令人感动、令人记忆的人和事,他们一同见证和成就了成都市精神病院的发展历程及今日的风华。

      成都市精神病院精神科所收治的患者都是由派出所和救助站送来的,大多数病人来时兴奋、躁动,均为非自愿住院的病人,并且部分病人中还存在冲动伤人、自伤行为,其中不乏有吸食毒品人员,病情复杂,管理上也极不配合。

      很多刚来的病人极为敏感、多疑,常常觉得周围所有的人都要加害自己,有很强的防备心理。精神病患者发病时,思维混乱、行为异常及攻击性强等特点,给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经常受到患者的谩骂、踢打、吐口水等,甚至被失控的病人袭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一位女护士为病人开饭时,一个患者突然将饭碗砸向她的头部,致使她右脸被划伤,至今脸上还留下了长长的疤痕;一位医生也曾被病人重拳击中脸部而造成鼻骨骨折。

      好在医护人员都理解患者这些行为都为疾病所致,患者自身也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因此,医护人员总是尽量和蔼、耐心,做好解释、释放善意,用实际行动关爱患者,为他们洗澡,换衣,给予他们及时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很多患者因为长期流浪在外,生活环境恶劣,他们被送来的时候,多是衣衫褴褛,又脏又臭,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些患者还携带有艾滋、梅毒、乙肝、丙肝、结核等传染病,他们被救助站或派出所救助后送到成都市精神病院救助科,精神科的医务人员就要抓紧对他们的病症进行及时的诊断甄别,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风险很大,但他们从不歧视这些患者,在做好职业防护的同时,依然无怨无悔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在入院的病人中,多数病人都无法说清个人信息。入院后,医护工作人员只得边治疗边审查每个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患者的家属或当地派出所。但是,很多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无法详细地阐述自己及家人的姓名,也记不清家庭地址等,以致很多时候患者也因此担心自己回不了家而大发脾气。

      2010年入院的一个病人王某,入院后,医护人员反复审查他的个人基本信息,结果就是无法查询得到。但是,工作人员始终不渝地坚持不放弃,他们经常同患者交谈,询问患者以前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以便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经过多方的打电话查找,在2013年终于联系上了患者的儿子。当患者的4个儿子赶来医院看到患者时,一家人相拥喜极而泣。

      类似的情况可谓数不胜数,很多患者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回到了自己的家庭。

      有些流浪精神病人来院时带有财物,入院时,科室工作人员对患者随身携带的所有财物都当面与送他们来的警察共同清点并详细登记、签字确认,出院时一一对照登记本交给家属或患者。

      如一个张姓患者,他入院时携带有现金3万多,还有上百万的存折,科室工作人员就将患者的财物妥善管理。在治疗患者期间,工作人员积极同公安系统协调查找患者的信息,信息审查清楚后,再由救助站将其送回原户籍地。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工作人员这种尽责尽职的精神很是感动。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无论多少的苦,无论多少的泪,都能在家人的怀抱里融化。看到那些由于精神疾病而无家可归者孤独的身影和无助的眼神,医护人员的内心无比难受。

      而当这些被救助的精神病患者病情稳定了,并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庭,这对于我们的医护人员来说可谓最大的欣慰,而这种欣慰又是他们从事民政工作的一个最大动力。因而,近3年来,医院从未发生过重大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

      医者,胸怀仁心,心系患者。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爱,那是出于真诚无私的大爱。胸怀大爱,大爱为民,这是精神病院全体医护人员矢志不渝的共同信念。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真诚地做出了许多许多感人的事情,他们用真诚抒写着人间的真性情;他们就像一支支默默燃烧的蜡烛,烛光情暖,透着温馨光亮,温暖也照亮了无数患者忧伤痛苦的心灵。

      他们是精神病人的“白衣天使”!他们人间最美的无私大爱为全市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营构出了一个温馨的“避风港”,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米晓翼 本报记者 罗敏)

 

医者仁术 责无界限

      63年前,一批医务工作者承载着市民政局及全市人民的嘱托与期望,风尘仆仆的踏上了征程,掘开了成都市徳康医院奠基的第一楸土,用他们蓬勃朝气的青春年华及高度的责任心,躬身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理念。

      今年,是建国68周年,是建院63周年,是我来这所医院的第4个年头。

      在医校上学时,我一直憧憬着无影灯下外科医生们全神贯注手术的情景;实习的时候,跟着老师做完一台台手术,顶着站了无数个小时的疲劳,总会有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认为“医者仁术,理当如此”。然而,现实并不像伊甸园的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13年秋,带着医者的梦想,我来到这所医院,成为了一名精神卫生方向的执业医师。从最初的认命到如今的热爱,四年的尽职工作让我认识到,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我依旧用火一样的热情与赤诚去描绘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医生,这是一个无私的职业,人道、善良、关切、爱护是我们的宗旨,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我们以真诚热情面对患者,了解病情,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实施诊疗方案。如果说科学家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更多地倾注于感情,那么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与热烈的情感于一身,倾注一腔心血待病人,向病魔、向死神挑战!

      多少个深夜,被电话惊醒,不管是雷电交加还是风寒雨雪,也得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紧张、劳累之外是不被理解,精神病人基本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医嘱可能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肯定与支持,我逐渐体会到了精神科医生的平凡和艰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我们始终不能退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有责任去维护病人,关心病人;因为我是一名医生,就必须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重,舍身忘我;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救助病人,永不存私心杂念。古人云:医者仁术,其意义大概如此吧!

      中国有句古话——“将心比心”,意思是说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特别是作为一名医生,能站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立场“将心比心”,才能力求把医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才能时时警醒自己,用最高的责任心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让每一个病人和家属都感受到徳康医生的真诚与责任。

      医生,不是神,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万能的,但却是病人的希望。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我们倾吐一切;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我们可以解决一切。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医生,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怎样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奉献的价值与乐趣!

      在建国68周年之际,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貌。先辈在63年前开启了这片土地医疗事业新篇章,我们要继承,更要发展。小草虽小,一样能铺成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我们虽然平凡,一样能创造当代民政青年的不平凡。

      医者仁术,责无界限!

  ——一位成都市徳康医院医生的演讲辞

医院大厅

让患者真心地感受到自己正在被社会所关爱

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剪指甲、理发

医院医疗设备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