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静亦动 务本求实
2018/7/12
——浅谈对文本的解读
■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杨莉
近几年,不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文本的解读迷失了方向。表现为:课堂热闹,语文味淡;有了人文性,却缺失了工具性;课程资源综合了丰厚了,学科本色却丢弃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不知文本解读该解读什么;二是不知文本解读的目标定位;三是不知文本解读程序如何优化。我想,要践行《小语课程标准》,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善于科学的解读文本正是我们追求语文教学高效的求真之策。如何解读文本?我认为应从文本解读的对象、目标及程序三维入手,将我们课前的“静态解读”与课堂上师生的“动态解读”结合,追求文本的“文、道、质”共生,让其一同走进学生心灵。
一、文本的静态解读
主要是指教师站在实施《小语课程标准》的角度,披文入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事景物即社会生活对话,通过解读语言、思想和文法这种备课习形成教案的过程。此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三个要素:
(一)文本的静态解读要解读什么?
这是一个很多教师重视不够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解读文本就是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文法,表达规律。怎样运用现代课程论和《小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解读文本的文、道、质?就一篇作品来说,就是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具体说,就是先看一篇文章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怎样的事实;再看这些语言文字又用怎样的材料,按怎样的思路,用怎样的结构,来证明这样的观点或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学生借鉴模仿。
(二)文本的静态解读目标是什么?
文本解读的目标取向应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任务和阅读教学的目标决定。《小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句话,就是既教学生做人,又教学生学语文。“教学生做人”就是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从小践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做人准则,引领学生做一个爱祖国、有理想、有公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生学语文”就是交给学生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我们静态解读文本时,就要将这宏观意义上目标取向细化到每一篇课文的微观处理中,落实到每一文本的解读中,从而形成具体的、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目标。
二、文本的动态解读
所谓文本的动态解读,是指课堂上在我们教师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和创获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观照文本,与作者和文本中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和创生三维目标。此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两个要素:
(一)文本的动态解读目标
宏观上说,就是“教学生学语文、教学生学做人”;微观上说,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三维目标,这与文本的静态解读确立的目标一致。但操作中,我们则要把繁杂的三维目标化繁为简,常常简化为一个中心问题或一句话,将目标蕴含其中,力求一箭中的。例如《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一句话:“抓住描写环境及人物行为的重点词句段,体会周总理高尚的品格和作者对总理的深情”;《七颗钻石》教学目标可确立一个问题:“为什么空水罐会变成有水的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为什么会掉出七颗钻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可确立为:“‘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两种评价的含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文本的动态解读程序
首先,学生独自解读。学生根据我们教师提供的自学提要,借助各种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初读课文。此程序要达成的目标是:识字词、读课文,知晓大意和行文思路,同时找出质疑问难处,并从中筛选出共同的、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领性、全局性问题,为后边文本解读定向。
其次,学生合作解读。此阶段学生要在独自解读文本基础上,通过我们的引导能抓住文本关键词,对上一环节中梳理出的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作较为全面的深入的读议、深思和交流,促进学生对中心问题达到点面、纵横、表里等多角度的解读。为此可分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学生独自解读文本中心问题,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解读的难疑点,适时点拨引导,注意“唤醒”“激励”。二是学生合作解读文本中心问题。可以3-5人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相互质疑、启发争辩中解读文本。此时我们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进展情况,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机智地“雪中送炭”。
最后,师生合作解读。此阶段,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对中心问题的解读情况确定一条合理开放的教学主线并实施针对性策略。具体操作时须遵循“语言——内容、思想——语言”这种阅读双向心理过程,在两个层面上交互运行、交互展开。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解读文本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我提倡要有静有动,先静后动,化静为动,做到在动静结合求实求真,让文本的“文、道、质”同构共生,一同走进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