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障碍患者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2018/8/23
——探访成都市精神病院
成都市精神病院成立于1954年5月,前身是“成都市救济分会诊疗所第三疗养组”,1976年正式用名“成都市精神病院”,1993年增挂“成都市德康医院”,作为一所拥有64年历史的民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自建院以来,该院秉承“仁爱、博学、求精、创新”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开拓进取,2005年被四川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三级民政福利医院;2015年通过省民政厅组织的贯彻实施《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督导评价,评为优秀;2016年评为国家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
目前,全院占地面积42.5亩,建筑面积3.2万平米,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800张。现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
21人,中级职称76人,省、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精神病专委会委员2名,四川省、成都市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质量控制专家3名,是成都市退伍军人残疾鉴定指定单位、四川省民政康复医学会培训基地、成都医学院教学医院、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同时也是省、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干净整洁的院内环境
谈起精神病医院,很多人或许会感到陌生,在这个为特殊病人治疗康复的地方,人们常对其产生恐惧和排斥的情绪,甚至把它当做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那么,精神病医院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近日,记者跟随成都市精神病院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精神病医院中病人接受治疗、生活的状况。
作为四川省民政系统成立的第一所民政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成都市精神病院承担了成都市五城区(含高新区)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和城市特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安置工作。同时,还面向社会开展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老年疾病、内科疾病门诊与住院诊治服务,承担了部分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援助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该院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截止5月底,救治流浪精神病患者202 人、安置民政特困精神障碍患者1
人。目前,院内现有住院患者774 人,其中民政特困精神障碍患者 221人、流浪精神障碍患者 36人、社会精神障碍患者 223人、老年患者 294人。
奉献——
似天使精心呵护 如华佗精湛服务
在成都精神病院,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用蓬勃朝气的青春年华及高度的责任心,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诸多不平凡的事迹,像蜡烛成灰一样奉献自己,只为发出淡淡的光和热,温暖那些忧伤痛苦的心灵。他们被称为精神病人的“白衣天使”,“大爱为民”——是他们的执着信念!
黄俊强是精神一科的科室负责人,2013年秋,带着医者的梦想,黄俊强来到这所医院,成为了一名精神卫生方向的执业医师,如今已是他来这所医院的第5个年头。从最初的认命到如今的热爱,四年的尽职工作让他认识到,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
五年间,从执业医师到主治医生,曾经憧憬着无影灯下全神贯注手术的情景,总会将黄俊强拉回现实中。精神病人基本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医嘱可能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肯定与支持,紧张、劳累之外是不被理解,黄俊强逐渐体会到了精神科医生的平凡和艰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他始终都没有退却,依旧用火一样的热情与赤诚去描绘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精神四科、精神五科是该院救治救助“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5名,全体人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似天使精心呵护,如华佗精湛服务”,来自西藏阿里地区藏医院的盖西仓觉对科室医护人员这样评价到。在科室办公区域外的走廊上,记者看到,整整两面墙上挂满了锦旗,而在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
据了解,精神五科收治的患者都是由派出所和救助站送入,大多数病人来时兴奋、躁动,均为非自愿住院病人,部分病人存在冲动伤人、自伤行为,其中不乏有吸食毒品人员,病情复杂,管理不配合。科室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经常受到患者的谩骂、踢打、吐口水等,被失控的病人袭击的事件时有发生。护士赖嘉为病人开饭时,患者突然将饭碗砸向她致使右脸被划伤,至今脸上还留下了长长的疤痕。但医护人员都理解患者这些行为为疾病所致,依然用最大的耐心和爱心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众所周知,很多患者长期在外流浪,来时衣着脏臭,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但科室医护人员不怕脏、不怕臭,做好病人照护工作。有些患者甚至携带有艾滋、梅毒、乙肝、丙肝、结核等传染病,而在去年该院救助的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中,确诊梅毒患者就有26人,HIV患者6人,还有肝炎病人10人,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对传染病的处置存在治疗和管理难度,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很大。但他们从不歧视这些患者,在做好职业防护的同时,依然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010年入院的病人王某,入院后医护人员反复审查仍一直未查询到患者信息,但工作人员一直不放弃,护士长经常同患者交谈,询问患者以前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再多方打电话查找,两年后,终于联系上了患者儿子。当其4个儿子来院,看到患者时,一家相拥喜极而泣。而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很多患者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都回归了家庭。
流浪精神病人有些来院时带有财物,入院时科室工作人员对患者随身携带的所有财物让同送来的警察共同清点并详细登记、签字确认,出院时一一对照登记本交给家属或患者。如患者张某,入院时身上携带现金3万多,并有上百万存折,科室工作人员将患者财物妥善管理,治疗患者的同时积极同公安系统协调查找患者信息,信息审查清楚后由救助站送回户籍地。
据统计,近三年来,精神五科共收治新病人约783人,出院约806人,科室死亡、医疗事故发生率、争议、纠纷、赔付均为“0”,共收到感谢信61封,锦旗10面。
呼吁——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更多关爱支持
资料显示,强迫症、孤独症、妄想症、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全国重型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轻度精神障碍患者3000万。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精神障碍患者,那么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都会被打乱,有时候一个精神障碍患者不但能拖垮一个家庭,更还能让一个小区都不得安宁。“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成为成千上万精神病人家庭的真实写照。
精神疾病病情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治疗,费用高、周期长,而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形式加剧的大背景下,老年痴呆伴发精神障碍症状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成都市精神病院按照“二甲”精神专科医院各项标准,坚持“让患者放心、让社会满意”目标,围绕“质量、管理、服务、安全、效益”中心,继续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改善服务态度、坚持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据了解,该院创新推进“医疗、养老、康复、照护”的服务模式,积极衔接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与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公司签订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协议照护服务机构服务协议,并与198名重度失能老人签订了照护协议,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等问题,切实减轻了老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及后顾之忧,促进了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此外,作为成都市唯一收治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的民政精神病院,在编制床位仅有300张,且资金、专业人才和医疗设施匮乏的情况下,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救治量超过500多人次,平均每年安置特困精神障碍患者30多人,对维护成都市的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
据成都市精神病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成都加强与国外、境外的交流与合作,流浪精神患者救助救治逐渐面临着新的问题。2018年,该院已收治救助非中国大陆籍患者2名(1
名香港籍患者,1名朝鲜籍患者),目前港澳台及外籍患者不属于救助对象,但有精神症状又必须救助,国家或地方均未制定相关政策,新形势下救助收治工作面临的困境亟待解决。
事实上,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仅靠精神病医院是远远不够的。该院呼吁,希望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民政精神卫生事业,一方面借鉴现代医院管理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提高民政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和保障水平;一方面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要歧视他们。此外患者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走出疾病的阴影,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关心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更快的康复。
64年风雨兼程,64年春华秋实。成都市精神病院上下一心,全体干部职工秉承“大爱无疆”的精神,躬身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理念,全力保证每位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打造了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爱的港湾”,让大爱阳光照亮每个精神障碍患者前行的路,让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每个家庭,为成都市民政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了力量。 (本报记者
李芊浔)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精心呵护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