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上的德育教育
2018/11/1
■ 中江县南山镇中心学校 黄书军
立德树人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为立足之本。在学校各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德育早已溶入了教学全过程。但是,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开展时间已经较长,但相关的研究比较滞后,造成了信息技术课开成了纯粹的“技术”课,仍以知识的传授和日常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在电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信息载体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时,学生极易养成沉迷、依赖等不良习惯,对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还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害,如近视等。而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采取的措施是简单的封锁、禁止使用,又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从担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来,笔者就十分注重在课程中强化学生习惯和责任的教育,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他们从现代化信息中所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给学生正确收集信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使学生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现代网络技术中传播的信息不全都是有用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因而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教师只有清醒的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贯穿德育教育,而不是“为教而教”。
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几乎所有的哲学都认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给学生讲哲学,他们听不懂,更不能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他们理解什么是事物两面性。理论教学上,笔者通过炸药来举例。炸药的发明,减轻了建筑、交通、能源等行业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危险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当炸药被用于战争后,其作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破坏力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学生有了事物两面性的初步感受。在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绘画过程中,练习到大家兴趣正浓时,笔者利用计算机病毒让网内所有电脑同时黑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在恢复过程中,学生们一边报怨一边讨论,充分理解了事物的两面性(这种教法笔者一直和同事们探讨,意见非常不一致,因为它可能引起学生对网络破坏技术的浓厚兴趣,毕竟学生会有种
“酷酷”的感觉,关键就看教师如何正确引导,这里特别作一说明)。
三、培养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爱护公共设备的习惯
这方面广大教师同仁的教学教法都很多,就不过多讨论。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笔者见过很多同事不按要求穿鞋套就进机房、离开时不关机、借用的设备设施不及时归位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小细节,但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有学生效仿,从而给机房管理带来混乱,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加强网络道德和责任教育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网络上的数据存储量已经要用天文数字来表示。这些数据良莠不齐,甚至很多是有毒有害的。教会学生如何区分和利用这些数据,是教师面临的又一重大考验。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是教育学生只浏览和摘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对于其他信息,采取不轻信、不传播的态度。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组织学习简单的网络法律法规知识,从小树立学法、守法、维法的法律意识。同时,教学中特别强调网络道德和责任,坚决不在网络上散播、发布针对他人的攻击性言论(针对网络道德和责任,是非常困难的教育难点之一。因为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在学生尚无是非判断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阶段,个人认为利用工具软件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避免早期接触的方法虽然简单,但通过实践证明还是非常有效的)。
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任何成功者想要走得更远,都离不开成功的团队合作。而且,在团队中,成员可以互相鼓励和监督,确保事物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学生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又可以避免他们受不良信息的引诱和吸引。小组合作、任务分配、小组竞赛,在其他课程当中使用得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中都可以使用,总之,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六、加强课后引导
信息技术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在确保基本知识传授到位的基础上,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因此,德育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溶入,更要加强课后的指导和引导。教师应该充分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和方式,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信息和现代化工具,让它们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工具的奴隶。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要做到细致、谨慎,任务应该兼具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