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形的结合
2019/10/17
■ 中江县柏树乡中心学校 黎能凯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数学知识面广,“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数形结合带给教学以蓬勃之生命,给教学以持续性的活力,使有效教学的策略更丰富,更清晰,更美好。
一、看图说话,鼓励提问;先学后导,作图更有效
“创造始于问题”。学生没将题目读懂时,他是没有问题的,这与他没读题效果一样。只有钻研之后,才会生出“看似绝壁,却有小径”之感。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新授部分,笔者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分三次展示课件“分数乐园”,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层深入地让学生观看直观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地学习新知。
二、以童真唤起兴趣,营造乐学的有效教学情境
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新课改教材里各种鲜艳逼真的情境图,各种平移、旋转、对称的美丽图案,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与学生互相问好后,设计了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的画面,可是“智慧的大门”却关闭着。生动形象的动画谜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和战胜困难的斗志。学生猜对后,引出生活中分东西的经验,自然而然地导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孩子们特别熟悉和喜欢的事物,使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意识自然而然的产生,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三、数形结合,不忘操作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在本课中设计了“折一折”这个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折纸,来突破难点,完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的转化过程。学生兴致勃勃地在“折一折”中玩起了折纸游戏,使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强化认识,完整叙述
由平均分实物导出,实物可以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实物或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折出它的对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合作中解决疑难。通过进行比较交流,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图形?如何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哪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使学生能够完整叙述二分之一的含义,提高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这个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还让他们明白数学无处不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紧接着,顺势引导:你能继续折出这个图形的四分之一吗?引发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欲望,逐层深入的诱导新知。交流汇报意义后,课件引出长方形的四种不同的折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让学生体会到:虽然纸的形状不同、折法不同,但把这张纸都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这个过程由浅入深地逐层深入,学生自主探索: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欲望强烈,解决了疑难问题,使他们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顺势引路,巧妙迁移
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让孩子们乘胜追击,继续研究各种几分之一。顺势教师要求:你能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吗?拿出学具袋中的材料,每人选择一样试一试。经过折涂,学生之间的交流介绍,让学生展示并解说成果。通过变换板书的数字,引导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师提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那平均分成五份、八份、一百份呢?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锻炼他们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形与数”、“数与形”,分阶段把握数形结合知识难度,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低段学生及图形建构差的的学生适宜“形与数”的直观思维,其教学大多以观察、操作等活动开始,在感知和积累了大量空间图形的具体形象及抽象化图形后,自然过渡到复杂、抽象的图形学习。高段的学生适宜“数与形”、“数与数”的抽象思维,因其数形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后,几何直观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在观察、分析、思考题目后,对于简单的图形,可以不一定每次都要画出来。数量关系式、图形能用“头脑图”表现出来再好不过,“头脑图”才是我们最美好的追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数与形的知识结合起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使问题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