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民拥军意比泸山重 军爱民情似邛海深

2020/5/28

——西昌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纪实


    【按语】西昌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幅员面积2882.97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82.5万,城镇化率61.94%,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森林城市、全国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范例县等诸多殊荣,拥有“航天城”“太阳城”“月亮城”“小春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五大名片。

      1935年5月21日,毛泽东等中央红军领导人在西昌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正式提出“长征”一词;亚太、风云、北斗、嫦娥等多系列、100余颗国内外航天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冲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10多个“第一”;数十万公安、消防、民兵、群众为历次航天发射从事电力、通讯、交通、运输、安保等工作,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国家二类人防城市,西昌有着厚重扎实的双拥工作基础底蕴。

      2016年以来,西昌市进入“铂金十年”发展期,军地双方、党委政府、干部群众更加重视提升双拥成果、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整体形象,全力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各项工作,各族人民、广大官兵齐心协力共建生态田园新西昌,双拥之花绽放出了民族地区最绚丽的颜色。目前,西昌市已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七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

      军地携手

      用心答好双拥工作新课题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西昌市坚持双拥工作由军地“一把手”亲自抓,根据领导班子调整、人员变动情况,跟进调整完善市委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驻昌部队首长担任正、副组长,将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部队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互访、常抓常议;结合机构改革配套优化双拥工作办公室人员,结合撤乡并镇改革、村级建制调整同步整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拥工作机构、专职负责人;稳固建立社会团体、学校、厂矿、驻昌企事业单位和团以上驻军单位双拥机构和服务组织,将双拥工作与党建、“放管服”、武装、宣传、民政及工、青、妇等工作融合推进;结合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划拨15个专用事业编制建立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建立两级、206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军地联系走访、军地青年联谊、退役军人培训、退伍士兵社保接续等工作。

      同时,坚持完善机制,常态化落实双拥领导小组成员会、军地领导联席会、军地议军议政会、军地走访慰问、双拥检查评比等制度;将双拥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统一考核;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一安排;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统一督导。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统筹推进,在军民融合发展、“放管服”改革、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事业提升乃至重大人事变更调整等方方面面,都充分考虑军地、军民各方需求,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并依托西昌驻军较多、军民融洽的有利条件,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卫生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活动。

      拥军优属

      助推部队战斗力新提升

      聚焦打赢保障,服务胜战支前,西昌市着力让双拥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催化剂。近年来,先后划拨土地176.74亩,投入资金4025万元解决部队建设、搬迁用地;为部队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面积36531.78㎡,减免费用68.65万元,提供了278套限价商品房;为方便卫星发射基地官兵两地往来,2017年6月29日开通西昌至海口航线,市政府每年补贴该航线2000万元。修建部队进出口“双拥路”,子女教育“双拥校”2个;为部队开通专线公交;开设部队战士大中专学历自学和函授辅导班、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培养人才2300余名;解决随军家属安置5人、子女入学180人,减免费用270余万元;实行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免费游览景区、免费入厕及停放军车,减免费用118万元,政府补贴1200余万元;医院增设军人优先窗口,免费为官兵体检1.3万人次,减免费用260余万元;为驻训部队供应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品种189万公斤;组织“军地鹊桥会”、集体婚礼4场,定期举办文艺晚会、走访慰问活动;落实优抚政策,自然增长机制累计为259元∕月,定抚、定补标准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投入资金305.37万元对各类重点优抚对象1828人给予了临时生活、医疗困难补助,筹措资金384.3万元,解决了270户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采集退役士兵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18698条,发放、安装光荣牌19550块;举办全省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专场招聘会,13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依托四川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创建,投资1100万元对烈士陵园修复、建设。

      拥政爱民

      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

      民拥军意比泸山重,军爱民情似邛海深。驻昌部队官兵积极参加疫情阻击战、“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脱贫攻坚、“1+1”教育助学、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国防教育、群众义诊、慈善公益、荒山绿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疫情期间,驻昌部队12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前线;几年来,各部队投入2000万元帮扶贫困村,派出17名干部挂职或担任校外辅导员,为脱贫帮扶点培训教师1000余名,帮扶136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投入330余万元新建了卫星发射参观平台无偿交地方使用;向驻地医院赠送价值近30万元医疗设备,巡诊义诊、义务献血1860余人次;投入经费1300万元,绿化荒山30余万亩,经验被推广至全军;出动兵力8000余人次遂行武装押运押解、武装设卡、抢险救灾、常态维稳、打击车匪路霸等125起;军训学生2000余人次;筹资360余万元,为村民修建“爱民路”“致富路”;疏通排水沟6公里,解决500余亩耕地灌溉问题;向地方赠送科技书刊36000余册,捐资530余万元,捐赠衣物3.5万余件。全市120多个军民共建单位被省、州、市评为先进单位。

      在过去的岁月里,航天城西昌市各族人民和驻昌广大官兵同舟共济、心手相连,有力推动了军地发展。双拥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助推西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西昌梦”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强大基础支撑,“双拥模范城”也永远是西昌80万各族人民引以为傲的一块“金字招牌”,西昌市将把双拥模范创建工作纳入“决战决胜年”“1+8”工作目标的首场“硬仗”,在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强化宣传、创新推进等方面持续加码加力,倾尽全力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书写军民融合、鱼水情深新篇章,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本报记者 李芊浔)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