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2020/12/24
■ 塔双江
高英同志是我刚认识不久的年轻女同志,她在成都市鸿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从事社工党建活动策划、实施、执行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我和她有些接触。这是一个做事有想法,敢说敢干的女孩子。其实,我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仅仅和她见过几面。也正因为如此,前不久,高英同志在微信对我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一本书即将付梓,要我写一些文字。于是,我不加思索地同意了。没隔多久,她把《石牛·记忆》书稿通过微信发来了。
一部不足2万字的《石牛·记忆》书稿,摆在了我的案头。虽说没有洋洋洒洒的大气,犹如一块压缩饼干,内容很丰富,涉及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石牛村多个行业。从专业的角度讲,《石牛·记忆》这部故事集,还略显不专业,也有些稚嫩,但它又是最朴实、最真实的体现。于是,我想到了有一年春晚,潘长江在他的小品里讲了这么一句话;浓缩的才是精华。
纵观《石牛·记忆》这部书稿,面对这12篇故事,老兵宋怀富、民政专干涂营营、抗洪抗疫转业军人刘强、社贤张奇、最美媳妇严巧兵、支部书记尹显成、爱心传递使者余昌军、下派干部孙仲伟以及退役军人宋佳琪、魏康建、周素琼、付良等人的音容笑貌,顿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是的,作为石牛村的共产党人和村干部、复转退役军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们为了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吃苦受累,四处奔波。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虽说不上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行为无不感动着我。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要一辈子做好事。众所周知,一辈子做好事是需要坚强的意志。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
说到信仰,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前几年很火的电视连续剧《风筝》,在《风筝》这部电视连续剧中的地下党员郑耀先,就是凭着信仰,在敌营战斗了十八年……面对组织、同志们的误会和军统特务们的猜疑,郑耀先始终亳无怨言,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一次次成功地掩护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解放后,郑耀先依然也是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默默无闻地为党输送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为山城的解放以及西南地区扫清国民党残余反动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风筝》这部电视连续剧中,郑耀先有一句精典台词:党需要我牺牲时候,我就必须牺牲。郑耀先如此,95岁的张富清、志愿军老兵柴云振也是如此,石牛村的共产党人和村干部、复转退役军人同样如此,他们都是居功不骄,低调为人。
是的,这是一个英雄群体。他们不愧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类似老兵宋怀富等英雄群体,并且能将这种英雄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塔双江,本名刘华章,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外诗人》编委、《西部散文选刊)微刊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