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用 促进表达
2021/9/16
——浅谈“语用点”在课文教学中的落实
■ 中江县实验小学校 向顺玉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吴忠豪教授也指出:要想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应注重表达,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
语文课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是两点:“写了什么”与“怎么写的”。表达能力的核心也是两点:“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表达”是不可分割的双刃剑。“读”为“写”寻求方法;“写”是“读”的内化表现。
那么,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又如何用好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挖掘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例子”,借着课文把“教语文”的理念落到实处呢?关注语用,促进表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今天,我借《雷雨》一课的教学来谈谈相关认识。
一、关注语言落实语用
《雷雨》一课语言简单,富有童趣。我在设计上,抓住以下几个点位进行训练。
关注汉字之——“雷”
1.你知道哪些有关“雷雨”的知识?
2.大家了解的可真多啊!老师想用另一种形式告诉大家,出示“雷”字字理演变过程,老师配以文字解说。
3.了解意思之后,请用“雷”字组词。
4.思考如何把这个字写好,并课堂练习,老师适时组织同学们点评。
关注汉字之——“垂”
1、师引出小动物这句。风大了,把小动物也引出来了,是谁出来了?蜘蛛。它做了两个动作,分别是什么?垂、逃。
2、动画演示。什么样叫垂?物体的一头朝下,另一头还挂着。生活中的悠悠球。
3、为什么课本不用挂字呢?学生说区别,看图练习。
4.这也是我们这课中要写的生字。说写作方法。(生先说,再动画演示。生写。评价。)
这一环节中,都关注到汉字的相关知识,从字源字理的角度出发,理解汉字,让学生对“雷”字的演变过程全面的了解,通过汉字“垂”“挂”的比较,知道“垂”的具体含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先说,后写的方式,由输入到输出,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走了一个来回,从而达到“学过手”的目的,这正是语文素养的一种落实体现。
二、关注结构落实语用
找结构
1.孩子们真会读书,那么你知道课文写了“雷雨”哪些时候的景象吗?(雨前、雨中、雨后——板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雨后的景象?并完成填空。(多出示。指导什么叫默读)
3.汇报。(1—3、4—6、7—8)
寻找文章的写作密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不适宜直接道出文章的“结构”一说。但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文中的相关语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到文本的写作顺序,也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同类文章阅读时,可以通过关注写作顺序的方法去理解文章。
三、关注写法落实语用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投入使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设计着眼点越来越明显。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者在内容的设置、板书、练写点的挖掘等多方面有的放矢。例如:本课中关于写法的关注。
1.这雨下得可真是又大又急啊!不过,这雷雨可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我们马上就可以欣赏到雨后的美景了。请看(多出示雨后美景图)读相关的文字。
2.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小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读最后一段,边听边发挥你的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汇报。
看到:美丽的彩虹、蜘蛛、蜘蛛……尽量说得美一些。
听到:可爱的蝉、青蛙……采访蝉。
闻到:花香、土香、果子的香甜……
4.带音乐读小诗。
5.走进雨后的景象,我们发现它和雨前完全不一样了。指板书,完成板书:乌云走了、大风小了、闪电不见了、雷声不响了。不知不觉,我们也会作小诗了。请同学们读自己编的小诗。
6.你还想做小诗人吗?(多出图)根据图片所示景物,说说花儿怎样了?树儿怎样了?你还能通过你的眼看、耳听、鼻闻感受到哪些事物怎样了?先说。后完成作业纸。交流。
7.看图,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雨?
8.小组合作,讨论生活中毛毛雨中的哪些景物有变化。汇报、展示。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者将课文换行成儿童诗的形式,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发现板书就是一首“谁?怎么样了?”的小儿歌。那通过自己平时的眼看、耳听、鼻闻等能看到哪些事物怎么样了呢?学生通过先说后写的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一课一得,将写作练习落到实处。接着,又与生活紧密相连,小组合作的方式说说春雨中哪些景物都怎么样了?这样更进一进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纵观本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有字词的认识和运用,有句子的练习,更有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每一个环节都是“语用”落地,将这一课的语用知识点教得落实,练得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