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小街子与红豆腐

2022/5/19

■ 宋麒麟

小街子是古城叙永南门的一条顺河小巷,用脚步丈量不到500步。小街子不长,也不宽。不到两米宽的街面上,一家连着一家的店铺做着各式各样的买卖……

当你行走在这条街上,总会面临着五花八门的各种诱惑,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有的人只要几分钟就走完了,而有的人,却走了三五个小时还走不出巷口……

如果你来到叙永,一定要去感受一次小街子的“诱惑”,这小街上,有卖洋芋花的,有卖烧烤的,有卖盘炒的,有卖烟酒糖果的,还有卖古懂、字画和花鸟的。花上几块钱,无论是像孩子般吃一碗洋芋花或整一碗加了糖的糯米稀饭,还是来一墩又麻又辣又香软的红豆腐,那些滋味,都会让你回味无穷……

在小街子最出名、也最有故事的,还是从横垮永宁河的上桥拐弯进来、右手边那家做红豆腐的……那是一个初夏的早上,我背着相机和采访本,走进了这条小街子,寻找能用镜头记录的生活,探寻“红豆腐”的秘密……

“我要两百墩,我要五百墩,来个两千墩……”在小街子做红豆腐的婆婆已经80多岁了,人们都叫她刘婆婆。她家的红豆腐,在这个县城是出了名的,好多开商店卖副食品的店主都从刘婆婆这里批发红豆腐,还有一些开餐馆的老板,也要从她这里订购红豆腐端上餐桌,满足客人的愿望。

我找到刘婆婆,跟她聊起红豆腐制作的技艺传承和相关故事,刘婆婆是个豁达开朗的人,她很快打开话匣子,讲述起自己与红豆腐的不解之缘……

几十年前,刘婆婆的大伯是叙永县城的一个大户人家,在城里开了好几家店铺,有卖山货的,有卖布匹纱布的,还有卖日杂品的。1951年的冬天,大伯家让刘婆婆去帮忙看店铺。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大伯让她去里屋把他床头柜旁边的一个小土罐子提出来,放在桌上,大伯打开小土罐用筷子夹了一墩红亮的、软软的小块块放在不到两寸宽的小盘子里,端起饭碗,边吃边用筷子去夹那小块块,每次夹都只用筷子尖勾那么一小点放进嘴里,那感觉,似乎回味无穷。大伯眯起眼睛自言自语说,这红豆腐,真是送饭的好菜,不咸不淡软软的,口感刚刚好。这东西要是自己能制作,那该多好呀……

刘婆婆又好奇又疑惑地问,大伯,你想制作什么?

大伯连忙回答说,想制作这种小豆腐。并接着感叹,要是自己能制作出来,不仅可以卖钱,还每天吃饭都可以吃到…….唉……

大伯,我去外面学做,学会了回来做来卖,大伯也每天都可以吃到了……刘婆婆一边自告奋勇,一边也有点想去外面耍的想法。

大伯在宜宾大坝乡有个朋友,他家做的小块块豆腐名气很大,大伯答应让刘婆婆第二天就出发去学习制作方法,因路程太远,有些担心,就让隔壁家的王虎陪刘婆婆去。

那时从叙永去宜宾大坝要翻越红梁子,白刀岭梁子,还要翻大山老树林子,走三四个小时荒无人烟的山路,爬大山梁子,下山过宜宾金鹅池,再翻一千多米的云雾山才能到宜宾大坝,从天刚亮开始走,要走到晚上。

半年后,刘婆婆学会做红豆腐回来,那时她才16岁。大伯见她学好了手艺,非常高兴,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一边告诉她:乖女儿,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找户人家了……我都给你爹讲了,他说大伯说了算……

我不找,我要给大伯做红豆腐……还要给大伯守门铺……刘婆婆有些撒娇和羞涩地回答大伯。

大伯说,门铺要守,红豆腐也要做,人家户也要找……从那以后,大伯经常安排她和王虎去宜宾大坝帮他办事。

在翻越云雾山的一段无人烟的山林时,每次遇见一些小动物突然窜出来,刘婆婆心里都很怕,转身就抱紧王虎,王虎总是很淡定地对她说:不怕,不怕,都是些让人喜欢的小动物……就这样,刘婆婆与王虎来来去去,也记不清翻越那些大山梁子,往返宜宾大坝与小街子之间多少次,在这些帮大伯办事的路途上,刘婆婆的心里开始对王虎慢慢有了好感……

“如今那些来往于宜宾大坝和叙永小街子的记忆,依旧清晰地留在我脑海里,大伯让我和王虎替他去宜宾大坝办事,就是在撮合我与王虎,我心里记着大伯对我的苦心和用心,怀念着那段对王虎产生感情的日子……”刘婆婆说道。“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我一直在做红豆腐卖的情结,有人问我,刘婆婆,你做红豆腐越来越好吃,喜欢……我总是笑着说,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刘婆婆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本子也密密麻麻写满了七八页,刘婆婆的幸福,是一生都经营红豆腐,一生把一件事做好、做实、做彻底、做完美,这就是刘婆婆的执着与追求。

在小城的匆忙与繁华里,我常常会想起在小街子与刘婆婆的相遇,也回味着她与王虎的情缘以及她的红豆腐情结。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1700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