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泸州市多举措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2024/2/29

泸州市民政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民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民政服务创新年”主题,聚焦促进共同富裕,以三项举措、四个抓手、三项重点的“343”工作法,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采取三项举措,推动救助工作更规范。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签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纳入区县目标绩效考评体系。修订低保工作规程和特困供养工作实施细则,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50元/人·月、543元/人·月。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纳入城乡低保对象20.7万人,同比扩围1.2万人。把救助保障范围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将低保边缘家庭收入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的2倍,全市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3375户8931人,落实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人保”832人。市县财政持续加大救助资金投入,2023年,全市累计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0.59亿元,同比增幅4.96%,其中市县财政投入3亿元。

突出四个抓手,推动救助工作更精准。统筹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与9个部门实现21项信息共享,将30.39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在村(社区)全覆盖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1488名,建立救助服务站(点)378个,开发弱势群体监测专员公益性岗位276个,通过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2023年,全市共走访困难群众6.5万余人次,将1.3万人纳入低保、特困等范围。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先后向区县推送预警线索信息2.33万条,落实分类救助帮扶政策4723人。将10.15万脱贫人口、1.17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依规纳入低保、特困等兜底保障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将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聚焦敷衍塞责、拖延刁难、优亲厚友等重点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靶向纠治优亲厚友、失职失责等行为。全市近亲属备案769人,未发现重大问题线索。

围绕三个重点,推动救助工作更温暖。组织开展“民心守护·社会救助政策大宣讲”活动,累计培训600余人次,提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水平。遴选发布社会救助典型案例12个,为基层经办人员提供案例指导和实践参考。采取购买服务方式,投入914万元,引入11支社会专业力量,为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走访探视、康复护理等服务4.8万余人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开展困难群体“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和走访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96万人次,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111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69.9万元。(本报记者  木之柳)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2021025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