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四版 >> 正文

广安:寒冬递暖 助力老兵幸福“加码”

2024-12-30


回龙村“龙七队”志愿服务队探望老人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力度,切实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近日,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困难退役军人专项帮扶工作。

在广安区战斗村村委会,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与5名困难退役老战士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服役经历、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并送帮扶金1000元。他感谢老战士们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叮嘱他们要好好保重身体,继续发扬革命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起好榜样带头作用,在更大范围传播正能量。同时,刘勇还要求属地党委政府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证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既是退伍军人,也是党员,支持政府的工作,给村里人讲讲当兵的故事,是我们该做的事。感谢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着我们。”一位老战士眼含热泪地说。

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从退役军人实际需求出发,知兵意、解兵忧,将做好困难帮扶工作作为提升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的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帮扶制度、延伸帮扶范围、增添帮扶举措、加大帮扶力度,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推动困难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邱子桓)

 

罗城400余人共赴慈善之约

冬日虽天寒,慈善暖人心。近日,由犍为县民政局、罗城镇人民政府、犍为县慈善联合会主办,罗城镇船形街社区、成都点聚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犍心善治”——“志”之所向、“愿”之所在慈善主题活动在罗城镇船形街社区古戏楼举行,吸引了社区居民、志愿者及爱心商家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

上午9点半,伴随着慈善主题曲《大爱微光》温暖而感人的旋律缓缓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中,县民政局和罗城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上台,为小麒麟志愿服务队授旗,为“船家会”慈善爱心商家代表授牌,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区的慈善事业添砖加瓦,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据了解,为弘扬慈善精神,推动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罗城镇船形街社区组建了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小麒麟”志愿服务队,以及由60余户爱心商家组成的“船家会”慈善联盟,他们不仅为社区的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将通过实际行动,激励更多人参与到慈善行动中来。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这些精心编排的节目不仅为整场活动增添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深刻传递了爱心与正能量,让慈善的理念深深烙印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社区居民李佳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慈善之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非常愿意怀揣着慈善之心,去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犍为县民政局局长钱泳丞表示,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慈善意识,激发大家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为犍为的社区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收到了来自爱心商家的捐款6683元,这笔善款也将专项用于关爱社区的“一老一小”群体,以及支持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本报记者  李芊浔)

 

乐山市“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进行时

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权益,自11月以来,乐山市正式启动2024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市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多举措守护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

强化宣传引导

全方位构建救助防护网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发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各类宣传资料2600余份,有力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及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专项救助行动中来。乐山市救助管理站精心印制救助手册、联系卡、“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在各救助咨询点、城区繁华街道等人员集中区域向群众发放;五通桥区救助管理站、峨眉山市救助管理站深入农贸市场、中心场镇等人员密集场所,宣讲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前移救助阵地

广联动打好巡查组合拳

各级救助管理站足额储备棉衣棉被、食品、饮用水等救助物资,成立17个街面劝导救助巡查组,全天候加大对桥梁涵洞、闲置房屋、在建工地、农贸市场等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易出没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和夜间巡查频次。乐山市中心城区福彩销售站点、环卫工人休息室、社区新增“流浪乞讨人员爱心临时救助服务点”289个,各地及时开设临时防寒场所64个。五通桥区救助管理站、峨眉山市救助管理站、沐川县救助管理站主动加强与公安、综合执法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广泛动员福彩销售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社会爱心人士等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救助。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街面巡查591人次,出动车辆141台次,救助人员71人次,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遇困人员发放御寒衣物、卫生防疫用品、食品等物资136件(份)。

提升服务质量

多维度增强对象归属感

市、县两级救助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响应求助线索。各救助管理站持续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强化受助人员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寻亲服务和心理辅导等照料服务工作保障。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发挥信息平台探头前哨作用,通过“救助随手拍”小程序聚合网络力量,为3名临时遇困人员实施了及时有效救助。峨眉、犍为、沙湾、马边等地积极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工作,主动排查易流浪走失人员10人,回访返乡流浪乞讨人员37人,为他们送去棉衣棉鞋等御寒衣物,防止再次流浪现象发生。

低温严寒季节,乐山市各级救助管理站将始终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越冬守护者,用实际行动传递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为寒冬下的乐山增添一份暖意。(本报记者  李芊浔)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2021025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