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薄 江苏睢宁县“一毛钱维稳”
2011/3/3
2010年12月底,江苏睢宁县伙房村的陈计生给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发了条短信,说是干旱无水,小麦快旱死了。当晚7点,他就接到了农业局的电话,告诉他已经通知了水库管理处,马上就放水。 这是陈计生第二次给王天琦发短信。上一次是2008年8月,他买到了假农药,主管部门却不帮他处理,只好发短信投诉。三小时后,县纪委和他联系,并派人陪他们找生产厂家索赔。 有事发短信,似乎已经成为睢宁人的一句口头语。自从2008年8月向社会公布手机号码,书记王天琦和县长王 军已经收到各种短信39595条,办结了其中的90%。 此前,江苏盐城、云南昆明等地也都公布了领导干部手机号。和这些地方一样,很多人打王天琦的电话,只为了“看看是不是真的书记”。那段时间王天琦每天接电话、看短信忙到手软。他说,这样可不行,什么工作都不要做了。他有两个手机,对外公布的手机在秘书手上,由秘书负责处理。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不再打电话,“打电话的时候可能书记在开会,也可能听不清楚,还不如发个短信,能让他记得清楚。” 《今日睢宁》公布了县委书记王天琦的“短信信息一览表”。10天后,县长王军收到的短信也公布了,同时公布的还有每条短信的处理结果。人们开始意识到,与打电话相比,短信有它独特的优势。 打电话的人锐减,而短信激增,连秘书也处理不过来。处理工作,最终交给了县委县政府督查室。200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王磊调到督查室,负责书记县长短信的处理工作。王磊是2009年7月睢宁县引进的95名人才之一,也是其中惟一的博士。 王磊说,那段时间,他每天8小时都在处理短信。典型的处理程序是:书记、县长收到短信后,秘书转发给督查室,督查室的软件会自动向发信人回复“收到”。王磊要写出每一条短信的摘要,制表编号,交给督查室负责人签批承办单位,再转发给各部门的一把手。这些单位5天内必须有反馈。 2010年,睢宁县财政收入是2007年的4倍,成为江苏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江苏省信访工作先进县。而在2007年,睢宁还是江苏省的“人民来信之乡”、“信访重点管理县”。(鞠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