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局长访谈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2011/4/21

——访简阳市民政局局长白樵疆

 
简阳市民政局局长白樵疆看望孤残儿童

    柳丝含烟,芳草吐绿,万花散尽,催生出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也催生出一个崭新姿态的简阳,孕育了一代代甘为“孺子牛”的简阳民政人。近年来,简阳民政工作取得了巨大突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开启了新的航标。

    记者:回眸“十一五”期间,简阳市民政工作五年来究竟取得了怎样成就,亮点在哪?
    白樵疆: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的五年,是建设的五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围绕中心,紧扣构建和谐社会主线,重点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统筹、协调、高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为简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过去五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困难和优抚对象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着力服务发展大局,整体工作跃上台阶的五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民政基础设施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着力勇于创新进取、运行机制日趋完善的五年;是全市民政部门着力注重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全面提高的五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着力争先进位、部门形象显著提升的五年。
    记者: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正处于加快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信访维稳工作越来越重要,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介绍下贵市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吗?
    白樵疆:我们始终把做好民政信访维稳工作作为事“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大事。认真研判新形势下民政信访维稳工作新特点,着力提高做好此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创新机制,牢牢把握民政信访维稳工作主动权,积极探索一系列做好民政信访维稳工作的制度办法,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市民政局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信访维稳工作汇报,认真研判和安排部署全市民政信访维稳工作。近几年来,我市民政系统信访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98%以上,没有出现非法集访。
“群众工作是张网,网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信访维稳工作是根线,连的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做好民政信访维稳工作,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努力,但几年来的信访维稳新实践让我们收获的信心更多、尝到的甜头更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借鉴先进经验,以民政人特有的“孺子牛”精神,更加扎实地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十一五”已圆满收官,“十二五”的征程已经启航,对于民政系统来讲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项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发展,简阳民政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规划是什么?
    白樵疆:当前,全市民政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民政工作“调解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责任将更加重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新的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都将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十二五”时期,全市民政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个主题”,完善民政工作发展规划、财政投入、监督管理和体制保障“两个机制”;建好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人才和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实现传统民政职能定位要向现代民政转变,工作导向由适应向主动服务转变,民生保障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民政投入由政府为主向多元化转变等“四个转变”;抓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民主和社会组织、双拥优抚安置、专项社会事务“五个重点”;实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公共服务、民政基础设施、基层民政规范化建设“六类项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新时期民政工作维护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和基本政治权益的基本职责。
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省、资阳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社会福利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显著增强,双拥优抚安置军休保障更加健全,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不断推进全市民政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我们深知民政工作、民政事业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每一个民众的纽带,那么作为一个民政人,有何感想?
    白樵疆:五年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民政人,我们肩负的责任沉甸甸,作为一个真正的民政人,要办好民政事,我们必须坚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克己精神,必须牢固树立“民政即德政”、“民政的事无小事”工作理念;必须切实增强“乐于为民兴利、敢于为民争利、善于为民谋利”的锐意进取精神;必须把保障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不懈追求;必须把提升服务和精细管理作为长远目标;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间,时刻把群众权利利益举在头顶;必须既要热心、真心、细心,又要讲良心;必须既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豪情壮志,又要有“孺子牛”脚踏实地的坚韧执着;必须让“阳光”透射到实施社会救助的每个环节;必须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去帮助困难的个体,更要用不断健全完善的制度去救助困难群体;必须把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实作为筑牢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石;必须敞开大门办民政,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民政公益设施建设和民政公益服务中来;必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得以弘扬和传承。(记者 陈小平 曹世兰)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