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局长访谈  在实践中探索   从实践中升华

2011/5/19

 

——访雅安市芦山县民政局局长余万俊

 

    芦山县位于雅安市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5·12”灾后重建工作中,芦山县民政局立足实际,敢于创造,基本实现创建美好家园预期目标。近两年来,芦山县民政局着力将全县40个农村社区构建成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品质社区、和谐家园”。“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履行职责,结合实际探索出正确发展路子,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让人欣慰的。”芦山县民政局局长余万俊对记者说道。

    记者:余局长,你好,“十一五”期间,芦山县民政工作发展良好,请余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芦山县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余万俊:“十一五”期间,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雅安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突出重点抓落实,扎扎实实求得实效,各项工作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优抚对象生活不断提高,至2010年,各类优抚对象优恤优待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保障,建立了完善的救灾救济工作应急预案及灾情信息网络,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取得骄人成绩,目前农村农房创建已全部完成,基本达到“三年建设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区划地名、基层政权建设得到较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各项社会事务也发展良好,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社会团体健康发展、老龄工作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灾后重建事关民生大事,目前,芦山灾后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请余局长介绍一下具体实施情况。
    余万俊灾难发生后,按照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芦山县委、县政府以及县重建办的带领下,芦山民政局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协调工作。按照省、市灾后重建规划项目调整会议精神和“优化组合、满足需求、适度超前、打捆修建”原则,结合芦山实际,对其中的项目进行优化调整,建筑总面积26136平方米,其中:重建23500平方米,维修加固2636平方米。截至目前,前期的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县40个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部竣工;芦山县敬老院、芦山县救助管理站、芦山县民政婚姻登记处、芦山县社区服务中心等8个项目打捆集中建设,使其结构、布局、功能、设置更加科学合理,预计5月底竣工;芦山县社区居委会7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组织验收;8个乡镇老龄服务设施项目全部进入装饰装修;芦山县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设计;另外的规划项目也按照预先设计步伐进行着。
    记者:芦山县是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试点县,民政局是如何践行此项工作的?
    余万俊在省民政厅和雅安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县民政局结合芦山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设途径。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乡镇也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组织和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相关文件,明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其中。采用“一村一社区”为单位组建社区,设置“一站、九室、两中心、两栏、一校、一场”构建格局。为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大力组织丰富多彩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
    记者:“十二五”期间,芦山县民政局有怎样的规划部署,如何把新一轮民政工作推向高潮?
    余万俊“十二五”期间,我们确立了新的建设目标,即:健全一个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一个机制(村民自治机制)、促进两个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行业协会和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及社区建设发展)、加大三个力度(优抚安置、社会福利、依法行政)、抓好八个建设(芦山县中心敬老院建设、芦山县光荣院建设、芦山县精神病康复医院建设、芦山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八大项)。
    我们将继续秉承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新时期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基本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广泛的基层民主、牢固的军民团结、规范的社会管理、优质的社会服务、一流的干部队伍和一流的部门形象,全力将民政工作推向新发展。(实习记者 肖维)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