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 严要求 和谐军休情深意浓
2011/9/1
庭院里树木森森,水泥路面光滑平整,夜间造型精美的路灯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芒,一条“爱民路”伸向前方,办公楼、餐厅清秀而不失气派,还有配套的休干阅览室、荣誉室、健身房以及门球场……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仁寿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这座和谐院落里的点点滴滴。 仁寿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于1987年8月成立,先后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共33名。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如今位于平安大道320号新址的仁寿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办公综合楼(干休所和光荣院)和附属楼共2400平方米,住宅面积2600平方米,外观气派大方,成为周围最有品位的建筑,是真正的花园式军休家园。 近年来,仁寿县军休所以“和谐军休家园”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军休所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收到了休干、领导、社会“三满意”的效果。先后被民政部,总政治部和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分别授予“全国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军休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班子团结,领导重视,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前提和保障。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励和引导军休干部为地方党委政府献计献策,还组织休干部开展“生命之树长青”活动,参加扶贫助学活动,社会影响广泛。 妥善安置,落实待遇是军休工作的重点。仁寿县军休所及时完成省市军休办下达的安置任务,严格按政策收取费用。在政治待遇上,在经济待遇上,在医疗保障上都严格做到全面、足额、及时到位。军休干部享受着国家机关同职级离退休干部的同等待遇,每年“八一”和“春节”,县四大家领导亲自登门看望慰问。仁寿县医保局还将军休干部的医疗纳入全县医疗统一管理,并专门制订军休干部看病就医管理办法,在享受当地同职级同等待遇基础上还有优惠政策,退休干部实行医疗保险后住院起付钱和超支的医药费全部由县财政解决;同时,对伤残军休干部和其它重病号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设立有“军休干部病房”,为每位军休干部及其家属建立健康档案,请有关专家来所为军休干部进行老年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定期为军休干部进行免费体检和义务出诊。 军休服务管理的人性化、社会化、专业化是融洽工休关系的润滑剂。如今,该所工作人员与军休干部之间亲如一家的氛围是和谐军休的大力体现。该所制定并完善《岗位责任制》等,并推行休干服务包干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7名工作人员分片包干21名军休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到休干家中走访看望,给每位老人制作了一张“服务明白卡”,为休干生活服务提供便利。一位休干深有感触地说:“服务登记送上门,奉献休干见真情,春夏秋冬情谊在,感动休干热泪盈。” 该所按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工休人员学习讨论等,还多次组织休干到红安、麻城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建有军休所门球队,积极参加“生命之树常青”活动,为大别山森林公园等地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还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活动。 在新一轮“和谐军休家园”创建之际,仁寿县军休所再出重拳,征用原有门球场,并新建了一个门球场及军休干部户外综合健身场所,计划投入150万元兴建军休干部服务中心作为休干住房和活动场所。此外,还购置了乒乓球台、按摩椅、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满足了军休干部健身娱乐的需求。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团结力量。仁寿县委、县政府对军休工作充分重视,对军休干部关怀备至,仁寿县民政局更是把军休工作当作亮点工程来抓。”陈所长对记者说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中,在夯实“和谐军休家园”这一进程中,人寿军休人一路汗水,一路奋进,一路高歌,一路辉煌。(本报记者 邓霞)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娱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