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1 “阳光工程”温暖贫困学子
2011/9/1
本报讯 8月25日,成都市2011年“阳光圆梦工程”助学金暨奖学金发放仪式在金堂县举行。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周万生,市民政局局长、市慈善总会第一副会长杜开宗,市委宣传部巡视员、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莉琳,市民政局副局长刘永昌,市民政局副巡视员、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宋正祥,金堂县委副书记、县长金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忠,县政府副县长、县慈善会会长钟成基及各区(市)县慈善会领导等出席了仪式。来自“阳光圆梦工程”优秀学生和受助学生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杜开宗主持。 仪式上,王莉琳介绍了近年来成都市“阳光圆梦工程”实施情况。金堂县就“阳光圆梦工程”进行了经验交流。为20名受助学生代表和今年考上大学的前10名“阳光圆梦工程”优秀学生分别发放了助学金和奖学金,受助学生代表贺强进行了发言。 王莉琳说,成都市“阳光圆梦工程”于2001年开始实施,10年来共救助低保家庭大学生26787人次,发放助学金达6001.55万元,实现了市委、市政府“一个不能少”的郑重承诺,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各区县要继续关心和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关注贫困家庭学子成长,认真做好“阳光圆梦工程”,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希望受到资助的同学们要把改变家庭命运当作自己发奋学习的一个动力,发扬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刻苦学习,力争成为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才,并呼吁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关注慈善事业。 最后,周万生对成都市县两级慈善会开展的“阳光圆梦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为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难的问题,2001年以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市县两级慈善会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每年坚持开展了以“帮寒门学子入学,助贫困家庭脱贫”为主题的“阳光圆梦工程”,确保考上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一个不少”地按期入学,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得到救助,实现了低保家庭全覆盖。同时,对受助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把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将爱传递下去。 据悉,截至8月24日,成都市接受1022人申请,已审批完成690人,涉及助学金187.64万元,其余正在有序的审批中,“阳光圆梦工程”将持续到10月中旬结束。(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