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青白江区:村(社区)级双拥工作站实现“1+1”

2011/9/29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进程,青白江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于今年年初提出了在全区成立村级双拥工作站的双拥工作计划,并组织人员深入村(社区)和驻区部队进行调研,制定村级双拥工作站建设方案。5月,全区120个村(社区)双拥工作站正式挂牌投入运行。
    设制1+1建设模式。青白江区村级双拥工作站采取“1+1”的建设模式:1站1队伍。1站指村(社区)双拥工作站的领导机构,明确站长、副站长和工作人员;1队伍指每村成立1个双拥工作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员来自于各村(居)民小组,志愿者不少于10人,并在双拥工作站的领导下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扶贫帮困、军民共建活动,对本村籍现役军人广泛进行拥政爱民宣传教育,使双拥工作深入基层。
    围绕优化环境确定职责。组织双拥工作志愿服务队搞好拥军优属服务,搞好拥政爱民宣传,努力形成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采取军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形成军民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舆论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军民同乐、军民联欢联谊等活动,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军民同乐的文化环境;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救助、扶贫帮困等活动,全面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努力形成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围绕城市建设规划,搞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等城市美容工程,努力形成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开展普法教育,互通社情,加强社区联防,制定完善军警民联防预案,努力形成军民团结、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分类保障确保正常运行。村(社区)双拥工作由于优抚对象和驻区部队数量等分布不均衡,任务也不均衡,对村级双拥工作站的经费保障采取灵活保障的办法区别对待,对经济条件较好、双拥工作任务较轻的村(社区)主要由乡镇(街道)视情给予经费保障,对双拥工作任务较重、亮点突出和经济条件较差的村(社区)由区上给予工作经费保障,确保双拥工作站正常运行。区双拥办和各乡镇(街道)双拥工作委员会对各双拥工作站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指导,确保村级双拥工作站建设规范、作用明显。(清民)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