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泸州:开展“暖冬行动”保民生

2011/12/29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近期泸州市范围内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古蔺县、叙永县1200米以上地区迎来今冬第一场雪。强冷空气的到来,使前段时期遭受旱灾的群众生活雪上加霜。为积极做好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各级民政干部在继续开展对高温干旱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同时,采取强力措施,掀起“暖冬行动”热潮,以保障民生安全的政治责任感,最大限度地避免极端低温冷冻天气再次给灾区人民造成生活困难。

 
泸州市副市长陈万春在叙永县枧槽乡慰问受灾群众


    扎实开展困难群众生活需求排查。针对今年高温干旱给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泸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派出工作小组,深入乡镇、村社、边远山区,开展以受灾群众、五保户、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和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农村特困家庭为重点的困难群众冬春生活、物资需求普查,准确掌握不同人员在口粮、饮水、衣被、取暖以及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底数清、对象准、情况明,并建立健全冬春生活救助台帐,对因灾造成缺粮、缺钱的“双缺户”于11月30前实施了第一批救助。
    加大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力度。由于受灾害与贫困叠加以及物价上涨的影响,救灾资源和需求矛盾日渐突出。泸州市政府为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出台《关于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救助水平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政治高度出发,着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和临时生活救助资金2300万余元,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标准不受影响。各区县民政部门扎实开展救助工作,加大了对生活特别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到不遗漏、分类别、保重点;部分社区充分利用慈善爱心超市,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冬春基本生活。
    全面启动冬春救助。全市民政部门把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根据救助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困难,通过向上级专题报告、书面或口头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等形式,积极争取在救灾资金物资安排上得到更大支持。日前,全市已安排1196万元生活救助资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当前生活困难问题。各区县根据今年受灾群众生活需求情况,也相应累计安排了120万元用于采购御寒物资。此外,近期省、市民政部门还将联合财政下拨本年度第一笔冬春生活救助资金,并根据各地的承灾能力,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下发棉被6000床、棉衣10000套,大米400万斤。所有救灾资金和物资将于春节前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年。
    开展对困难群众送温暖慰问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市民政系统计划对部分城乡低保户、特困户、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孤残儿童、百岁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并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近日,全市将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所需生活物资。
    加大救灾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全市建立了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以县级救灾物资库为主干,以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为基础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今年冬季将储备3850顶帐篷,新增棉被10000床、棉衣20000套、取暖用品20000件(套)。根据灾害应急救助的需要,各级救灾物资库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救灾粮食、蜡烛、折叠床和睡袋等,市、区(县)民政部门还未雨绸缪,与大型副食品加工厂签定方便食品供应协议,以确保一旦发生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等灾害时,对需转移安置人员,24小时之内把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开展及时有效的生活救助。
    集中开展信访疑难问题化解工作。时近年关,各级民政主要领导满怀对困难群众的深情关注之心,亲自接访、走访、下访,深入基层开展信访疑难问题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加大困难群众信访积案的化解力度,进一步整合救助政策资源,拓宽救助渠道,全方位、全天候帮助信访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曾涛)

 
泸州市民政局局长刘洪在合江县佛荫镇中坝嘴村6组慰问受灾困难户丁正兵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