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全球联合之路”牵手成都
2012/2/27
本报讯 2月21日,全球最大非盈利公募慈善组织之一“全球联合之路”代表团来蓉考察。确定将成都作为首个重点合作城市,下一步将为成都的慈善事业提供深度建议,助力成都慈善事业发展。 去年9月,中华慈善总会与“全球联合之路”在北京签署合作伙伴协议。按照协议,“全球联合之路”将为中华慈善总会提供慈善透明度及公信力方面的经验,并在全国10个城市开展慈善机构能力建设培训,成都是今年“全球联合之路”应中华慈善总会邀请访问考察中国的第一站。 当天上午,中华慈善总会及全球联合之路代表团一行7 人在成都市慈善总会进行会谈。省民政厅副巡视员、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华,成都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是室副主任蒋蔚炜,成都市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莉琳,成都市民政局副巡视员、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宋正祥及成都市慈善总会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王莉琳首先向代表团介绍了作为千古名城成都的概况和近年来成都市慈善总会不断创新的慈善服务项目。她说,虽然“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成都以及整个四川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是在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下,在慈善各组织、团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成都依然美丽。成都市慈善总会近年来不断创新慈善服务项目,主要开展助学、助老、助困、助医、赈灾、防灾等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项目工作,共救助贫困家庭学生4.74万人/次,发放助学金1.0177亿元;共资助白血病儿童150余人,支出善款达207.73万元。在社区慈善工作上,注重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水平,努力构建宜人成都,和谐成都。王莉琳表示,希望与“全球联合之路”有更多的交流合作以及分享更多的慈善经验工作和信息,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共享价值。 “全球联合之路”高级副会长何塞·法若对成都市的社区慈善文化非常认同和赞赏。他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入考察和了解成都的慈善项目,对比双方慈善事业运作方式及特点后,根据成都的城市特色制定相关详细计划和项目,最大程度服务有需要的人。 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水井坊社区、簹门街社区和中航工业363医院实地参观考察了成都市的慈善项目和社区慈善文化建设。(本报记者 曹世兰)
新闻链接: 全球联合之路于1887年成立于美国的丹佛。2009年美国联合之路与国际联合之路合并为全球联合之路。该组织主要通过动员社区各种关爱力量,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公益事业。目前,全球联合之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0个以社区为基础的联合之路组织,有无数企业(包括众多的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和250万志愿者参与行动。1998年,中华慈善总会加入国际联合之路,成为其在中国大陆唯一的会员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