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八一脑瘫康复中心”首站宜宾巡诊

2012/3/5

    本报讯 为加大对贫困脑瘫儿童的救助力度,使更多贫困脑瘫儿童得到康复服务。2月25日,由省残联组织,四川省八一脑瘫康复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孙成彦教授率队的脑瘫中心医疗巡诊队,抵达首站宜宾。在3天的筛查巡诊中,为500多名脑瘫儿童进行了义诊。
    26日一早,在候诊现场,络绎不绝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前来接受专家的检查和诊断,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来自宜宾市梦想和院的戴钮桐今年4岁,她在刚出生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慢慢地父母发现孩子不怎么哭,也不怎么出声。小钮桐四个月大时在宜宾第二医院确诊患有脑瘫。长得十分可爱的小钮桐不能讲话,不能做出任何反应,左边偏瘫,还有癫痫,患一次病就要持续一分钟左右,情况非常不好。孙成彦教授介绍说,小钮桐是因小时候发高烧引起的后遗症,目前只能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慢慢康复。
    在这里,像小钮桐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其中,来自宜宾市屏山县的龙成明今年已经20岁,但还如一岁的小孩一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能做出任何反应,也不会讲话。
    “作为一名医生,当看到自己所做出的努力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成功和希望,看着孩子们慢慢地康复起来,一切付出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也是对社会的回报。”孙成彦教授说。
    据了解,宜宾市共有32.8万残疾人口,平均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孩子。在现场,宜宾市残联理事长张敏一直在看望慰问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患儿童。她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在宜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特别是在省八一康复中心的大力帮助下,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残疾孩子带去更多的希望和福祉。下一步,宜宾市残联将依据专家们的意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对符合医治条件的脑瘫儿童,进行帮扶和救助。今年,宜宾市计划为310名(其中矫治手术65名)0至12岁有康复需求和康复价值的贫困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本报记者 曹世兰)

 
孙成彦教授在察看病情

 新闻链接:
    据统计,我省现有脑瘫患者25万人以上,每年新发病3000人左右,发病率平均为成活婴儿的3.25‰,0至12岁的脑瘫儿童存量10万名左右。但由于早期有限的治疗空间和高额的医疗费用,极大的限制了四川地区脑瘫患儿及时接受各项救治措施。此次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工程,作为四川省“十二五”重点民生工程,将通过各种途径投入救助资金5个亿,计划在未来5年内对400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进行救助。工程将通过四川省残联统一组织、管理、安排实施,通过定点医院筛查上报及巡诊筛查等多种方式,依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孙成彦教授的先进技术及康复理念,整合四川省内优势的医疗资源,服务于广大脑瘫儿童。
    据了解,自四川省残联“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工程”启动以来,已成功开展40余台手术,30余名脑瘫儿童得到成功救治。并有几千家庭通过电话进行了登记咨询,再根据这些登记的脑患儿的电话咨询过程中筛查出适合通过手术治疗的部分脑瘫儿童。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