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科学推进全省减灾救灾工作

2012/3/12

 
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现场

    本报讯  3月8日,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在绵阳召开,主要贯彻传达全国减灾救灾会议精神,安排全省减灾救灾工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王绪恩主持会议。绵阳市副市长唐凤泉代表绵阳市委、市政府致辞。绵阳市民政局局长陈敏,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兼省减灾中心主任林舸、副处长周涛等领导,及来自各市州分管救灾工作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张力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绵阳减灾救灾做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绵阳市减灾救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在救灾仓库和应急避难场所方面,带了一个好头。他指出,今年减灾救灾工作要重点抓紧推进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扎实做好各种应急救灾预案制定,做好冬春救助工作,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快减灾救灾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强化统筹协调、应急管理、社会动员、科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他强调,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上,各级民政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实,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好特殊性、社会性、时效性,做到科学救灾。要求各市、县两级成立减灾委员会,搭建减灾救灾平台,有利于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各地要贯彻认真学习救助条例,以县为单位,分级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要加强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共同把应急避难场所做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发挥减灾救灾作用。同时,要做好灾前准备工作,明确救助对象,统计相关信息,包括统计人口密度和房屋结构,建立基础数据资料库等;灾害发生时,要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及时全面上报灾害情况;灾害发生后,民政部门务必要做好老百姓的安顿工作,力求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对“特殊党费”的管理,利用到灾后重建工作和项目建设,全面完善灾后重建工作。要求各市州,各县(区)要及时将减灾救灾会议精神传达下去,保持密切联系,把减灾救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王绪恩就2102年全省减灾救灾工作指出,各级部门要加强对灾情的管理、报灾要及时、数据要准确;要把握细节,加强值班表,做到“时时有人”;对灾害倒塌房屋的灾害认定和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做细、做实;加强救灾资金的落实到位,保障恢复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希望各地以“全国减灾救灾示范区”为模范,创建各项工作为引领,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开展综合减灾救灾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宣传和展示创建工作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果。充分调动参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开创社区综合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综合减灾救灾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唐凤泉在致辞时说,长期以来,绵阳市救灾工作得到省民政厅的高度重视,在救灾物资调拨、资金安排、恢复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全力支持。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绵阳初步建立了以防灾减灾、灾民紧急转移、灾情核查上报、灾民救助、灾后重建和社会动员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体系。
      会上,宣布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关于命名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鼓楼苑社区等1281个社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的决定,其中四川省有41个社区获得。与会人员还前往北川县参观了北川县体育馆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北川地震遗址等。(本报记者 曹世兰)

 
与会人员前往北川县参观该县体育馆应急避难场所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