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做殡葬就是做文化

2012/3/19

□ 民政部副部长 窦玉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弘扬殡葬文化、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提升殡仪服务,由眉山殡葬人历经两年多时间编辑的《殡葬工作手记》一书,经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即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欣然为此书作序;全国多名领导、专家、记者联袂推荐该书。本报特将窦副部长为此书作的序全文刊发,以飨读者。文章标题系编辑所加。

    殡葬工作,关系逝者尊严、生者慰藉,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光辉,事关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社会文明,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我在社会事务领域工作多年,担任部领导后又分管殡葬工作,对殡葬事业和殡葬职工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常说,做殡葬就是做慈善,重视殡葬就是积德行善;我也经常讲,对殡葬职工一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因此,当史跃平同志拿着墨香四溢的书稿请我作序时,我丝毫不敢推却,更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只有欣然命笔、努力为之。
    四川眉山,东坡故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东坡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江城子》,开创了中国悼亡词的先河。两次眉山之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书故里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文风,即使在殡葬这个特殊行业,“做殡葬就是做文化”的理念与实践也可窥斑见豹。
    近年来,眉山殡葬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下,在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负重、特别能服务、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积极深化殡葬改革、切实加强殡仪管理、不断提升殡仪服务、大力弘扬殡葬文化,加快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在东坡故里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生命挽歌。眉山市民政局被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眉山市殡仪馆先后被评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在殡葬改革方面,市委、市政府将免除城乡困难居民基本丧葬费纳入民生工程,深受百姓赞誉。殡葬改革不断深化,全市火化率达到70%,其中五县火化区火化率超过90%;
    在殡仪管理方面,眉山市殡仪馆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做到制度绝情、管理无情、领导有情,实施薪酬管理,开展效能建设,为国有资产增值上千万元。
    在殡仪服务方面,眉山殡葬系统积极倡导“专业、快捷、便利、贴心”的服务理念,殡葬职工人人争当优质服务员、廉洁员、安全员、营销员、文化员,打造了一支团结型、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忠诚型、廉洁型的殡仪服务队伍。
    在殡葬文化方面,眉山殡葬系统将“做殡葬就是做文化”的理念付诸实践,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将市殡仪馆打造成珍爱生命的教育场所、孝亲敬老的感受基地、廉政清明的警示窗口,为全国殡仪馆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益借鉴。
    史跃平同志主编的《殡葬工作手记》,就是眉山殡葬工作的生动记实。它以“原生态”的采编方式原汁原味地展示了眉山市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执法、殡仪管理、殡仪服务和殡葬文化建设、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记述了眉山殡仪馆不断改革发展、打造成为全国殡葬改革典范的艰难历程,揭示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好殡葬工作,“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展现了广大殡葬干部职工在特殊岗位上无怨无悔、敬业奉献、献身使命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书中的一些观点、做法、举措和经验,颇具新意,有效可行,对全国殡葬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细细读来,让我们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深受感染。
    史跃平同志主编的《殡葬工作手记》,也是眉山殡葬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社会各界对殡葬这个特殊行业不尽了解,殡葬工作也常常遭受社会上部分人的偏见和轻视,多数殡葬职工对自己的职业不愿过多谈及。近年来,眉山殡葬系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同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不断加大对殡葬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殡葬文化,正面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殡葬行业,正确看待殡葬改革,理解、支持、关心殡葬工作,为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殡葬工作手记》的出版,更是向读者全方位地揭示了殡葬工作鲜为人知的“内幕”,这既是弘扬殡葬文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殡葬改革的必要举措;既体现了眉山殡葬系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反映了广大殡葬职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锐意改革的勇气。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殡葬工作源远流长,殡葬文化博大精深,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世界史、文明史,就是一部殡葬史。切实加强殡葬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先进殡葬文化,是当前民政部门和殡葬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深入研究先进殡葬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充分发挥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要准确把握殡葬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移风易俗、提高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先进文化成为引领殡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支撑;要正确认识殡葬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加强殡葬文化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为殡葬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相信,在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殡葬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成果,殡葬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进展,殡葬事业一定能够开拓新的局面。我也期待着更多反映殡葬工作、讴歌殡葬改革、弘扬殡葬文化的精品力作出版问世。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