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2012/7/16
李登菊赴雅安调研时强调
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一行在雅安市福利院聋耳语言康复部看望聋哑儿童
本报讯 带着省委对雅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怀,7月11日,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率省级群团组织,赴雅安市就群团工作和残疾人康复开展调研并听取雅安市工作汇报。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茂乡,团省委书记张彤,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凯,省残联理事长毛大付,省妇联副主席施克玲等随同调研。
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随同调研并代表雅安汇报工作,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越良,雅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锐,雅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华强,雅安市副市长吕芙蓉,雅安市政府秘书长李景峰先后随同调研并出席汇报会。
11日上午,李登菊一行先后深入到雨城区碧峰峡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碧峰峡镇“青”字号农家乐、川西机械厂工会、雨城区草坝镇雅女缝纫残疾人培训基地、市社会福利院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委对雅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群团事业发展和残疾人群体的关怀与厚爱。
李登菊要求,各级群团组织要结合实际,服务大局,谋划长远,着眼全局,在服务发展上取得新实效,要充分发挥主力军、生力军、半边天的作用,在服务大局中掀起学劳模、赶劳模、争当劳模的热潮,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联系群众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要着眼民生,真情服务群众,要结合党委政府抓的民生工程,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当好顾问,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民生工程惠民。要着力维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权是群团工作的天职,要依法依规、整合融合各种维权力量,维护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要着力重点,创新发展群团工作,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组织要结合自身组织的特点和职责,在着力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整合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好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各级党委政府要为群团组织创造更加有力条件,赋予群团组织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在政策上创造宽松环境,支持鼓励群团工作,让群团工作发挥更好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李登菊率团调研了雅安市福利院希望家园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了解了聋哑儿童的语言康复情况。
李登菊说,省工委和省残联领导高度重视聋哑儿童语言康复工作,多次去各市、县督察指导,秉承“康复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的美好愿望,把关于0-14岁的聋哑儿童言语康复工作作为残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安市残联应该扩大对0-14岁的聋哑儿童语言康复工作的影响面和关注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爱心活动中来。区残联应该利用各大媒体、报纸、网站等宣传平台,宣传聋哑儿童言语康复工作进展情况,在工作中市残联也要与语言康复中心积极配合,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一些残疾人节日,举行义诊活动,把爱心奉献给所有的残疾儿童,带动全社会对聋哑儿童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也能享受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到美丽的世界和无限的光明;让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让他们残缺的身体变得完整,心灵的创伤渐渐愈合,成为祖国健康的青少年。
李登菊指出,希望在市、区残联的指导下,雅安希望家园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处置的预案,为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建设“和谐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区残联也应全面的掌握园所的安全情况,抓好组织计划、制度落实、安全培训、检查指导、共同做好园所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孩子在园区的安全康复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雅安市希望家园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创办于2008年9月。座落于雅安市沙湾路区政府附近,是一所专业的2-14岁的聋哑儿童语言康复中心。在省残联和雅安市残联的帮助支持下,经过四年来的不懈努力,从开始的只有几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拥有18名在训听障儿童。在市残联的监督管理下,成功康复了14名听障儿童进入普幼普小读书。帮助孩子们实现了回归主流社会的愿望,使家长们摆脱了一个残疾孩子对家庭造成的巨大拖累,更是实现了“康复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的初衷。
李登菊强调,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事业,是为政府分忧,为残疾人造福,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为残疾人创造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 陈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