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两化互动”是最大的民生

2012/10/8

——访芦山县县委书记范继跃

 


 

芦山县县委书记范继跃

 

近年来,芦山县坚持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城市与农村面貌一新,当地民生得到深度改善,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记者走进芦山,听芦山县委书记范继跃谈发展“秘诀”。

 

记者:芦山在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中,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范继跃:我们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确定了建设“山水芦山文化芦山”的目标。在做法上坚持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加快打造宜居新城、产业新城两个新城;加快构建骨干交通、配套电网、特色数字三大枢纽网络;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现代轻纺产业和有机农副产品供应三大基地;加快提升以大川河、龙门洞—围塔漏斗地质奇观、县城及飞仙茶马官道为主体的三大景区。交通方面实现了村村通,老百姓不再“行路难”。

同时,紧紧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奋力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首先,我们从实际出发,培育发展以工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型、观光农业型、自然生态型、旅游休闲型的新村。坚持把产业培育与退耕还林后续补助、扶贫连片开发等项目相结合,重点发展林竹、茶叶、魔芋、林下养殖、猕猴桃等主导产业,为新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对现有聚居点,我们围绕田园风光、地域特点、人文底蕴等进行风貌塑造,突出民居特色,提升建筑品味,实现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亮化;结合“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将芦山打造成“现代与古典结合,经济与文化结合,宜居与宜业结合”的城乡一体、三产共融的综合体。

记者: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上,芦山县民政局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单位,你们在发展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范继跃:民政部门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民生问题关系民心向背。我们每年将财政收入的60%左右用在民生支出上。

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09亿元实施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九大民生工程,涉及项目332个。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实施的医疗卫生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99.16%。

在落实社会保障的同时,芦山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其中,落实了3亿多元教育重建资金,强力推进25所学校灾后重建,教育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飞跃,目前在雅安市称得上一流校园、一流教学设施。并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这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旨在改善民生。

在管理上,芦山县健全机制,创新发展社会管理。成立了3大调节指导中心,在9个乡镇分别设立了维稳综治中心及大调解协调中心;扎实做好了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记者:你们的工作确实做得扎实。我的理解是“山水芦山”给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和谐家园,“文化芦山”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是这样吗?

范继跃:是这样的。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们着力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

打造“数字芦山”监管平台。这个监管平台覆盖了新老城区的公共治安视频监控、4个进出城方向的高清治安卡口、信号灯、电子警察、综合指挥及应急中心平台。第二阶段将重点围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政务、数字城管等公共数字网络,为芦山政务办公自动化、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的最终实现做好硬件上的支持,为芦山逐步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数字芦山”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近年新建的电影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广电大厦,也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对提高芦山人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文化芦山”的建设上,我们还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包装,使之在娱乐百姓的同时,成为宣传推广芦山的名片。比如,闻名海内外的芦山汉代雕刻文物。如今芦山根雕传承汉代精湛的技法制作而成,被誉为“四川一绝”。并形成了全国乌木根雕第一、根雕第三的市场,成为雅安乃至四川少有的全国性知名根艺市场;芦山花灯为巴蜀“三大花灯”之一,在四川灯戏中独具一格,是川剧的最早雏形;芦山庆坛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国傩戏文化的一支奇葩。

我认为,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提高芦山的知名度,促进芦山旅游和经济发展。

我们从2006年起,就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根雕艺术产业、自然景观旅游等相结合,推出“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每届参加人数逾10万。这个节已成功入选“全省十大民间节日”。

今年春天,全省农民工文艺汇演在芦山举办,21个地市州都派出了代表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文艺盛宴,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县优秀文化资源的整合。我们将以此为良机,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老百姓做好事、服好务。(刘青)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