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残疾人培训就业新模式
2012/10/22
![](/news/UploadFiles_2079/201210/2012102120074790.jpg)
本报讯 10月16日,“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在成都市温江区海峡科技园成功举行,同时,首期服务外包(BPO)培训班正式开班。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赖廷谦出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拟接收学员就业的成都金慧融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同舟、德阳市残联、资阳市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及45名学员参加了授牌仪式暨开学典礼。会议由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杨志远主持。
毛大付首先对“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的建立和首期培训班开学表示祝贺。他指出,基地建立和首期培训班开班是体现“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和残疾人幸福创业工程的具体举措。他说,各位学员充满激情活力的精神面貌和基地教师团队强烈的责任感让他看到了基地美好发展的明天,看到了更多残疾人精英将活跃于服务外包行业的希望。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他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学员们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自信,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钻研,真正丰富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本领,成为残疾人服务外包行业的新生力量。对实训基地,毛大付要求各方都要不断研究残疾人特性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残疾人培训就业方式方法,成为省残联一系列培训基地的明星级基地,成为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平台,成为宣传我省残疾人事业的窗口。
赖廷谦在讲话中表示,此次与省残联进行的战略合作,为残疾人的稳定就业和高端就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一定用最好的师资、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出优秀的残疾人服务外包人才”。
“十二五”开局以来,省残联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着力构建就业、创业和培训三位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工作体系;全面实施城镇“十万残疾人就业工程”和残疾人幸福创业工程,逐步推进残疾人素质提升计划,让残疾人在创业、就业中感知幸福,通过创业、就业创造幸福,团结带领全省622万残疾人在实践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建设全国经济强省、西部经济高地战略部署中贡献新力量。
据悉,下一步,省残联还将依托各大高校继续开展服务外包培训,培养紧缺的特殊教育师资人才、特殊艺术人才、园艺师等,努力寻找和扩大残疾人就业的新空间、新领域。(刘青)
【延伸阅读】
残疾人服务外包培训计划
开展残疾人服务外包培训,旨在用3年时间培养2000名左右的残疾人服务外包人才,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和高层次就业。这次培训最大的特点是由省残联、培训方成都成信软件与服务外包学校、就业安置方成都金慧融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三方合作,这就开创了残疾人培训和就业一体化的新模式。“培训结束后,获得毕业资格的学员就业安置方将全面安置就业,而没有取得毕业资格的学员,培训方也将推荐就业。”这在全国、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域,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将实现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
服务外包产业是残疾人就业的新领域,也是天府新区规划发展的重大产业之一。此次的服务外包培训,将帮助残疾青年在服务外包产业中实现就业,创造财富,贡献力量;同时,也即将为天府新区建设培养大量的合格的服务外包人才,将有效减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才压力。这就实现了就业与产业发展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