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再创佳绩 确保全国第一
2012/10/29
四川表彰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先进
会议现场
本报讯 10月23日,四川省残疾人状况监测2011年度总结表彰暨2012年度监测工作培训班在蓉隆重举行。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省残联巡视员、省监测办主任丁二中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州)监测办的领导及业务负责人、监测县(市)区的领导及监测员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毛大付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经全国监测办综合评定,2011年四川监测质量为全国第一名,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获得先进单位称号。同时,他对获得先进的市、县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对在监测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他指出,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是衡量各项残疾人工作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残疾人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日益成为评估落实各项惠残法规、规划和政策措施的重要标杆。
毛大付说,继续开展好2012年度四川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是贯彻残疾人事业“十二五”纲要,推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加快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监测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他要求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监测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监督核查和监控机制,毫不放松地把“争先创优、质量第一”的核心理念贯穿到2012年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各级残联要以关心好、保障好监测员特别是一线监测员的工作条件为出发点,落实好工作经费和补贴,因地制宜,加强培训。他希望监测一线的同志们鼓足“士气”,齐心协作,进一步提升监测水平,争取再创佳绩。
丁二中对2011年度四川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我省之所以荣膺桂冠,是各级相关领导重视和全省20个市(州)和38个县(市、区)同志们辛勤努力的成果。省监测办借助多种媒体对监测工作进行宣传,因此营造了良好的监测氛围。培训是做好监测工作的前提,省监测办精心召开了三个省级监测培训会议,下面各市、县也多次举办培训,因此提高了监测质量。经费的保障是做好监测工作的关键,省残联在2011年安排了150万元经费,20个市州监测办安排经费近200万元,保障了医师培训、综合试点培训、监测员培训及各地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监测办还切实给予人力、财务的支持和保障。监测问题的解答对做好监测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省监测办与全国监测办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建立了工作QQ群,因此做到了随时反映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为了确保问卷质量,省监测办注重抓好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级验收,并明确规定了这三个级别的监测结果审核要求。(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