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这个城请把心声留在这个城
2013/1/7
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受邀旁听德阳市政协会
本报讯 “不表扬单位,不表扬政府,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1月7日下午,在德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公民旁听座谈会上,主持人一上来就给座谈会定了“调子”。“我有五个问题要说。”在一家酒店工作的许启艳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举起手来。包括她在内的7个新生代农民工代表成为本次会议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旁听了上午的开幕大会,又在座谈会上一吐心声,“我真的很喜欢德阳,想真正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许启艳说。
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会议室座谈会气氛热烈。19个旁听公民中,如果不是对着名单找人,很难从表面分别出农民工代表来。7个农民工5男2女,年龄介于20—40岁之间,分别来自机械制造、建筑、酒店服务、个体工商等行业。从地域来看,3人不是德阳本地人,来自浙江温州、绵阳和资阳。
“在用工、医疗、保险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请你们提出来。”主持人话音未落,7人中唯一的90后代表、中江小妹陈雪把苹果手机放到一边,也是操的普通话,“我中专毕业后在酒店工作,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组织一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我英语特别差,就想多学一些。”
“就业局不是有免费的培训吗?”低头做记录的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巫建平插话,“不晓得,我们都不知道,”陈雪快言快语。巫建平为此给出建议,“你们可以先去就业局或政务服务中心咨询一下。”
会上,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他们提及最多的。从安县到德阳已经十多年的许启艳提出来,自己的孩子能否享受和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权,保障性住房能否惠及农民工群体等。
25岁的温州农村小伙南静赞在德阳开了一家布艺店,平时都是上网看新闻,他的困惑是用工难“很难招到设计制作方面的成熟技工。新闻上说二代农民工不愿意从沿海回来,希望政府能够给返乡的农民工在创业和就业上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
许启艳说酒店现在很难招到年轻人,本地职业学校培养的专业对口人才又多向外地输出,她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在职业学校和服务行业之间搭建一个平台,解决结构性用工难问题。
座谈会仅开了一个小时,年龄最大的代表、40岁的钢筋工兰建彬为没有发言而感到一点遗憾,18岁的儿子是他的话题中心,“我们一家三代都出来打工,都希望孩子能够去学些技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将来在德阳安个家。”跟记者告别后,兰建彬说要去找会务组,问问明天还能不能来听会。
德阳市政协副秘书长张清良说,这次邀请新生代农民工代表来就是要传递一个信号,“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这个群体被推到了前台,他们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享受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
德阳市政协透露今后将会持续邀请新生代农民工来旁听,“要改变协商民主仅限于精英阶层的现状,不断延展公民旁听的范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刘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