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 让美丽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2013/7/22
7月,高原明媚的阳光一如仁村村民德西脸上的笑颜,稻城亚丁机场即将通航的信息,搅活了当地老百姓的心气儿。“眼看着仁亚路就要修好了,稻城亚丁机场就要通航了,盼望那么久的‘旅游饭’就在眼前了。”德西高兴地盘算着把自家的农房改造为藏家乐。
旅游业关联度高、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我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热浪中,这份美丽产业正成为促进各地百姓增收的致富产业。
优先发展
致富当地百姓
旅游的富民惠民作用,是四川旅游业践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乡村旅游预计实现总收入790亿元以上,为全省6646万名农民年人均增收贡献245元以上;全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专业村已超过3500个,600余万名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以甘孜州为例,今年甘孜州正式开启“全域甘孜”旅游发展计划,优先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开展城镇化实践。作为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试点村,邻近川藏公路和木塔旅游环线的江巴村从2011年开始大力发展自驾游。今年上半年,江巴村力推牧民新生活体验游和藏文化风情游,迎来了超过1000余名游客,旅游收入成为当地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先导产业
加速区域振兴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旅游业吸纳客源、盘活资源、恢复整合能力和启动产业循环的功能尤为突出。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把“4·20”芦山强烈地震受灾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雅安依托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生态资源,通过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拟建立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区。未来,雅安将构建起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持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目前,我省文化旅游灾后重建专项规划及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4个对接规划导则的编制工作正在加快。专项规划和对接规划将整合受灾区城乡建设、交通建设、国土开发等要素,助力雅安社会生产力恢复,打造为“世界大熊猫家园,最美旅游目的地”,促进受灾区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小镇
点缀新型城镇化
5月15日,我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正式启动,这100个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中,有31个将被打造为文化旅游镇。
文化旅游镇,是四川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着全省“四化”建设加快步伐。记者了解到,在住建部牵头下,我省旅游系统已启动了这31个崭新的文化旅游镇的规划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原则,以泸州福宝镇、广元沙洲镇、阿坝州漳扎镇、甘孜州姑咱镇等为代表的31个文化旅游镇,除了让当地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还将完善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扩大当地旅游消费。(刘星 朱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