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发展战略”,提升四川民生指数
2014/7/7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前行的脚步,不可阻挡。6月30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暨表彰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落下帷幕。
“要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全省工作主题不动摇,任何时候都把发展抓在手上,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做到不走神、不分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盯住重大改革部署、优势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扶贫攻坚、依法治省等重点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正处于改革攻坚关键阶段的四川,再次吹响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嘹亮号角。
由夯实底部基础到多点多极竞相崛起,从传统制造业唱戏到新兴产业领风骚——2013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一年间,以多点多极支撑为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路径,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蜀中大地正悄然发生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协调。新增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3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11个,多点多极发展势头良好。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显著成效。400多家小煤矿被关闭、数以百计的企业落后产能被有序淘汰,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经济发展着力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民生持续改善。“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启动,125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700多个扶贫新村聚居点建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年间,伴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大发展战略”如春来大潮,激荡蜀中大地,凝聚起9000万四川儿女的热切期待和共同奋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开。
一年间,这是一条夙兴夜寐的发展轴——“三大发展战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破题,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大小凉山彝区、四川藏区……更大的气魄、更加有力的措施,一张张区域发展新蓝图不断绘就。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三大发展战略”实施一年间,崭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竭尽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一年间,一种情怀始终不渝。动真格、尽实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步步提升民生的“幸福指数”,夯实治蜀兴川的法治根基,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启动;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实施;芦山地震灾区受灾特困户搬进重建新居;19件民生实事方案出台……
从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到四大片区扶贫开发攻坚行动,从“联村帮户”灾区实践课堂,到“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民生为本”的铿锵旋律唱响巴蜀大地,温暖百姓心田。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一幅生动的“民生画卷图”,划出一道道步履坚实的民生轨迹,谱写为民惠民新篇章。(据《四川日报》,文字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