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体制机制 乐山推出“三个一”
2014/11/3
乐山市辖11个区、市、县、自治县,211个乡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现有城市社区257个,农村社区268个。近年来,乐山市积极开展社区治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现场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一张网”
创新社区治理体制
在推进社区治理中,乐山市以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这“一张网”的建设为抓手,不断充实和优化社区干部队伍,完善和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共驻共建机制,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精心实施网格管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将城乡社区按300-1000户的标准,把全市社区划分为了1040个网格,建立完善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委员会、网格化责任分包、入户走访等规章制度。优化社区干部队伍。通过第九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和开发公益性岗位,乐山市共配备了社区居委会干部101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0人,占34.41%。规范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了社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严格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完善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会议制度、建设协商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居民教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一章六制”规程。构建共驻共建机制。全面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共驻共建机制。
“一盘棋”
创新社区建设机制
社区基础设施是推进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乐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盘棋”统筹规划,确保了社区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制联动”强力推进社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坚持将社区建设纳入各县(市、区)的目标管理,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连续多年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纳入了全市民生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府组织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学习考察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拓展社区建设思路;市政府督办室对社区建设工作定期进行督查督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五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乐山市采取购买、国有资产调剂、纳入建设规划、改(扩)建、投资新建“五措并举”的办法,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完成了251个社区标准化建设的任务,全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由2009年的平均不足15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80多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四位一体”搭建信息网络平台。2013年投入360多万元建成了“乐山社区网”,构建了全市社区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采集和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一条龙”
创新社区服务机制
为了实现居民群众“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乐山市着力完善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初步构建了社区综合服务“一条龙”的体系和机制。
着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在102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工作站,构建了政府开展公共服务的平台。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在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257个社区设立了社区服务站,建立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载体。积极培育志愿互助服务。在各级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党员义工服务,组建社区党员义工服务队1100余支。全市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80个,志愿者组织230个,支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各类志愿互助服务,充分发挥了志愿互助服务排忧解难、促进和谐、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乐山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