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直军休系统 整合社会优质资源 “多元化”服务军休干部
2014/11/17
成都市市直军休系统在成都市民政局的领导下,积极整合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方式,逐步建立以国家保障为主体、以服务管理机构为载体、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军休干部个人及家庭自助互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成都市军休中心与12349孝行通、弘康百年等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合作,为军休干部提供智能化、全面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汇集了全市的各类公共服务资源,设有热点服务、家庭服务、生活常识、吃喝玩乐、保洁保姆和健康护理等老人需要的服务信息。有需求的军休干部只要打个电话,信息中心就会立即为他们提供服务。军休服务与社会资源的有效融合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也为休干带来了方便。
主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模式。军休中心向军休干部发放全市的养老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等信息,让军休干部了解这些机构有那些,特点是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保障,收费标准等基本情况,为部分拟选择机构养老的军休干部提供了帮助。
推行物业管理。由于成都市直军休系统各干休所的住房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前修建的多层建筑,随着军休干部年龄的增大和住房改革,有部分军休干部特别是居住在楼层较高的人员,已经选择和准备选择搬离干休所到电梯公寓和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目前干休所居住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增大。2013年他们在草堂干休所开展了物业管理的试点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承担集中居住大院内的安全、保洁、绿化等工作。在引入物管公司后,干休所的环境、卫生、治安有了明显的变化,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该项工作得到军休干部的认可。
引进社工组织。军休干部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相当一部分军休干部子女不在身边,邻里间交往不多。在此情况下,2013年他们在草堂军休所、光华军休所试点,引进社工组织——感同等社工站,为军休干部开展服务。通过社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军休干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他们以专业的角度开展细致的调查评估,完善了相关信息,发掘老人更多需求,以便更好开展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身心健康知识讲座、非正式聊天、心理咨询、互动游戏等活动,受到军休干部欢迎;对特殊群体服务。如为独居老人提供如日间临时照顾和陪伴服务等等。
在干休所开设医疗点。针对部分军休干部年龄较大、看病不方便的问题,成都市军休中心多次同医院衔接,在军休干部集中居住院落设立医疗点,2013年成都铁路医院已在成都市草堂军休所建立了医疗服务点,为军休干部服务;同时与社区医院联系,不定时到军休院内为军休干部开展医疗咨询、血压测量、方便门诊等服务;今年,他们计划在军休干部集中的地方再设立1—2个医疗点,方便军休干部就医。
建立“干休所—军休干部”的短信联系平台。由干休所向军休干部有针对性地发送实时信息,保障军休干部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文化娱乐、身体保健、天气变化等信息。
成都市通过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整合了社会优质资源,完善了军休机构服务功能,得到了军休干部的好评,提升了军休服务保障水平。 (成都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