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建言献策促民生
2015/2/2
寇德林:新城建设要规划好养老设施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去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南充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寇德林提出建议,建议政府加大养老资金投入,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让老人能老有所依。今年,寇德林准备在会上提出“关于新城区建设养老设施的建议”。“在过去一年的调研中,我发现很多社区没有养老场地或养老场地较小。我建议在新城区建设时,能够提前做好规划,为老人养老规划出场地,建设好养老设施”,寇德林说。
王晓明:1000人以上社区配备诊所、医生护士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快,老龄化规模加大,家庭养老的普及,解决家庭养老“病有所医”问题,重点在于推进医疗卫生与社区家庭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对此,资阳市省政协委员王晓明建议:应强调社区依托社区基层管理服务功能,明确其承担推进医疗服务介入家庭养老这一项基本职能并赋予其整合其它资源功能的职能,简化在社区中设立医疗机构的审批程序,对人口规模1000人以上的社区,应布点开设一个以上小型诊所,至少配备一名全科医生和一名护士。可与目前“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亦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区附近一些诊所承担上门诊疗服务。新建社区要规划修建包括诊所等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交付使用。同时,王晓明还建议降低养老机构申请医保定点门槛,规范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内容,大力培养社区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宫冠英: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力度
我省有622万多名残疾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保障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残疾人多种难题的根本出路。这次会议,省政协委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院长宫冠英准备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加快建设四川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学院的建议”。提案分别从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残疾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残疾人就业创业;拓展残疾人高端就业、体面就业新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在建言献策的同时,宫冠英还介绍:“从2012年起,我们建立起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探索了残疾人集中就业和高端就业的现代就业模式,先后培训残疾人500余人、安置就业406人,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张露丹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