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出台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8/29
近日,巴中市出台《巴中市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以“惠民生、促改革、强服务、夯基础”为基本思路,重点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民政工作手段现代化,对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八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社会救助方面:到2020年,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统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有意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低保管理信息系统。救助中心、流浪乞讨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
社会福利方面:建成巴中市精神病康复院,新增精神病院床位数300张。建成市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新增床位400张。设立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新建恩阳区、平昌县儿童福利院,新增床位400张。
老龄事业方面:到2020年,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1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100%。高标准建成巴中市康养中心,整合建设老年医院、老年大学、老年体育文化活动中心等养老项目。
防灾减灾方面:建成智慧巴中防灾减灾大平台,创建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5个。统筹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避难场所,科学储备救灾专用物资,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基层政权方面:到2020年,全市建成三星级社区50个、二星社区100个;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服务站100个以上。建成20个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社区志愿者达到本地区居民总数的7%以上,每个社区拥有5支以上志愿者服务队伍。
社会组织方面:建成巴中市社会组织创新孵化园,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组织。新增社会组织5000家,总数达到8000家,社会组织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社会服务方面: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资源共享和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创建“四川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2个、“国家三级救助管理站”1个,各县(区)均设立反家暴庇护中心。完成市殡仪馆迁建,建成5个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
优抚安置方面:到2020年,100%的街道达到双拥模范街道,100%的驻地部队达到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建立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处,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市优抚医院、光荣院标准化建设合格率达100%,军休干部、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率达100%。
《规划》还从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支撑、加强资金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艾小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