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一版 >> 正文

我省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助推彝区脱贫攻坚

2017/9/14

       2016年,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小凉山彝区实施“一村一幼”计划。2017年起,“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一年多来,凉山州共开办村级幼教点3065个,招收幼儿11.5万人,有效解决了彝区农村学前幼儿从母语向普通话过渡的障碍,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源头上打破彝区“贫困积累循环效应”。

      注重统筹规划。组织教育、财政、发改、国土等部门,联合开展学前教育摸底调研,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富余公共资源,通过改造村小闲置校舍、村委会活动室、民俗活动场所等,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幼教点。每个点开设1个或多个混龄班。

      注重加大投入。省财政为“一村一幼”辅导员按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安排劳务报酬补助。参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取暖费补助发放范围,对海拔2000米以上的村级幼教点实施煤炉供暖工程,确保师生温暖过冬。

      注重教材师资。成立“一村一幼”辅导员用书编委会,以《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编印辅导用书,免费提供使用。出台村级幼教点辅导员选聘实施方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提升知识技能和师德师风。目前,凉山彝区已选聘并培训辅导员7626人。

      注重制度建设。出台村级幼教点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幼教点管理规范。县级教研部门、公办幼儿园承担对当地村级幼教点的指导任务,开展培训学习、送教下乡等活动。州(市)将“一村一幼”工作纳入县(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成立专项督查组,确保有力有序推进。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